读《给班主任的建议》读书感悟
——贺兰县张莉名班主任工作室培养对象马莹莹
《给班主任的建议》这本书,以其丰富的案例、深刻的见解,为我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大门。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个真实的班级场景中,与书中的班主任们一同经历着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同时也从中汲取到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书中开篇就强调了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小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在以往的工作中,我有时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品德和习惯的培养。例如,在班级中,有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却自私、不懂得与他人合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教育观念的偏差。我开始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引导。利用班会课,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学会感恩”“团结友爱”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班级文化建设是书中重点阐述的内容之一。一个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书中介绍了很多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如设计班级口号、班徽,布置教室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等。我深受启发,决定在自己的班级中进行尝试。首先,组织学生们共同讨论,设计出了富有班级特色的口号和班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布置教室,将教室的墙壁变成了展示学生作品和荣誉的天地。此外,还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才艺展示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通过这些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班级的氛围变得更加和谐、积极,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也明显增强。
在学生评价方面,书中提出了多元化评价的理念。传统的以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潜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班主任,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我改变了以往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做法,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记录他们在学习、品德、劳动、艺术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同时,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也让家长和教师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通过多元化评价,很多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找到了成就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面对班级中的特殊学生,如学困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等,书中也给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这些学生往往更需要班主任的关爱和帮助。在我的班级中,有一名学困生,学习基础薄弱,对学习缺乏兴趣。以前,我总是批评他学习不努力,结果他越来越自卑,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读了这本书后,我改变了教育方式。我发现他在体育方面很有天赋,于是经常鼓励他参加体育活动,在他取得成绩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同时,在学习上,我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他。慢慢地,他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对于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我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陪伴,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班主任自身的专业成长也是书中关注的重点。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书中建议班主任要多读书、多参加培训、多进行教学反思。我积极践行这些建议,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育类书籍和文章,参加各种班主任培训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每天坚持写教育日记,对自己当天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给班主任的建议》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让我对小学班主任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用爱和智慧去教育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我的班级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