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统编语文教材的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 刘宇杰 发布时间: 2021-01-06 阅读:( 3287 )  

如何在统编语文教材的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刘宇杰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中学电话:13848051748邮箱:1094810059@qq.com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崇高的民族气节、优秀民族精神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所在。我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根据初中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增加了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领会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挖透教材,灵活使用教材,不失时机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守正创新上下功夫,一是传承,二是发展,努力用自己的行动,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气息。

【关键词】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渗透

在统编教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认识到应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成头等大事来来抓。统编教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初学生的语文水平偏低、初中生的文化素养较差的现状。初中语文教育要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新课程标、新教材的挑战,在初中语文课堂统编教材教学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务必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同时还要兼顾时代特征,二者有机统一。

一、课堂上利用好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翻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文言文、古诗词曲、戏曲人物……统编教材中选编了许多优秀的篇目,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做法:

 (一)、尊师重教

统编教材九年下册中的《送东阳马生序》中除了表现宋濂求学之路很艰辛,文中的“色愈恭,而礼愈至”还表现了他好学上进,尊敬老师。我在教这一课时曾专门对学生进行尊师教育,还给学生讲了毛泽东和徐特立的故事,整堂课效果很好。

(二)守信明礼

统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的《陈太丘与友期行》讲的是东汉末年的陈太丘之子陈元方的故事,文中描写了他与父亲的好友的语言,表现了陈元方的可贵品质——守信明礼。这里我把本文的教学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守信”的内涵。

 (三)、爱国主义精神。

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十分重要。在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的《岳阳楼记》教学时,我让学生在理解全文意思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感。

 (四)治国之道

比如学习《周亚夫军细柳》,在谈到周亚夫形象时,由周亚夫治军纪律严明,我又延伸到依法治国这一层面。再有《孟子三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提到的人心向背,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上使用这些方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相对照,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凸显了语文课堂中传统与时代的有机结合。

二、通过课外阅读来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目

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初中语文老师来说责无旁贷,课堂上要渗透,课外也不能忽视。二者应该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其中之一就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认为应该在认真引导学生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浸润其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温儒敏教授讲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时说过,统编教材专治不读书。教师在课上教的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在课上所学也是有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想真正落地生根,语文教师就必须引导学学生利用好课外阅读这一利器。

   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设计了几项课外阅读活动:

(一)、根据课上所学,向课下延伸。

    我把课上所学与课下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阅读合力,这样学生才能有的放矢,举一反三,不至于盲目阅读,不得要领。

比如,在教授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诗经》两首之后,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又向他们推荐了诗经中的一些名篇,像《硕鼠》、《芣苢》、《伐檀》等,首先我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然后要求学生理解内容。最后要求学生通过课内与课外的学习和阅读总结《诗经》的特点。学生对《诗经》中的重章叠唱手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觉得很有意思,不用我再要求,自己就去找其他篇目去读了。

(二)、专题课外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文言功底太薄弱,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是我就萌生了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专题课外阅读的想法。文言文专题阅读的尺度不好掌控,如果所选篇目过于简单短小,就达不到提升学生文言素养的目的:如果所选篇目过于繁难冗长,就会打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我首先选择的是引导学生读《古文观止》,具体做法是:

1、由语文课代表每天选择一个篇目,经过我审核,然后到班级布置给每个学生。

2、我要求学生自己查每天阅读篇目中的生词读音,读熟并能弄通大意。

3、我安排语文课代表第二天早自习检查学生阅读情况。

4、每周利用周五下午一节课在班级举行《古文观止》读书交流会,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我及时进行点评。

这项活动我和学生已经坚持了两个学期,学生们的文言文水平明显提高,学生由开始的不愿意到现在主动要求读,精神风貌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三、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设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按照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要求,确保在教材中所要求的综合性学习中积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另外,我还积极组织开展自己设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举办古诗词曲专题朗诵会。

在学生大量阅读《诗经》的基础上,我向班级学生发出举办《诗经》朗诵会号召,准备阶段,学生积极性很高,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朗诵会上朗诵形式多样,亮点频现。有独诵、有两人对诵、有多人齐诵等形式。学生们选配的音乐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像这样的朗诵会,我所带的班级举办过多次,例如李白诗歌朗诵会、陆游诗歌朗诵会等,不胜枚举,学生们在朗读中咀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受益匪浅。

(二)、把传统节日当做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   

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抓住传统节日这一契机,设计好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方案。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容易接受。

比如端午节,我组织学生举行了以“寻找屈原”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具体做法是:

1、在端午节前提前一周我向学生布置以“寻找屈原”为主题综合性学习任务,我把学生分为六组,每组设一名组长,查找有关端午节、有关屈原的古诗文、有关全国各地端午节习俗的文章等。

2、由各组组长汇总并向我汇报本组学生们查找的资料的情况,然后由各组组长带领在组内分工合作围绕“寻找屈原”这一主题出一期手抄报。并在班级墙报上展出。

3、在班级举办“寻找屈原”汇报会,每组都派同学代表本组展示本组成果。学生从不同角度展示自己的发现,学生很有成就感,对端午节和屈原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4、结合“寻找屈原”汇报会开展的情况,我又提出了一个想法,由语文课代表主持,将同学们的成果结集成册,各组非常踊跃,各组又互相配合配合,最终结集成三册:①、“寻找屈原”之古诗文篇②、“寻找屈原”之端午节习俗篇③、“寻找屈原”之传说篇。

综上所述,统编教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不遗余力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基础,积极更新教学观念,从课堂上、课外阅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方面入手,全面把握握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积极引导,因势利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有机融合到统编教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植入学生大脑、植入学生的内心。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