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藏族水墨现代构成形式美探究

作者: 陈冠夫 发布时间: 2020-03-25 阅读:( 6932 )  

 

         儿童藏族水墨现代构成形式美探究                 

      单位:成都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    姓名: 陈冠夫    联系电话: 13348866929   

[内容提要]:四川成都地处中国西部,是茶马古道和川藏线的起点,自古以来和藏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骡马市、武侯祠横街等都是藏民族文化的承载之地。笔者作为成都高新区的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曾以一名四川省青年志愿者的身份,来到了高原上的明珠— “最后的香格里拉”甘孜州稻城,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者服务生涯。与那里与藏族同胞结下深深友谊,因此对藏文化有着深深眷恋,对藏文化情有独钟!

  因对藏民族文化特别喜爱,在从事国家级课题《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研究》之《藏族民间美术资源和儿童水墨画的整合》之后,就尝试着用自己所长的国画水墨作为载体,与四川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的瑰宝—甘孜、阿坝藏族民间文化做结合,了解藏人的生活,感受其中的生活美!并通过国画水墨和重彩综合绘画形式,泼墨、撒盐、漏印、重彩、烧灼等丰富的手段与平面构成形式,与藏族文化底蕴相结合,继而影响一批喜爱民族民间文化的孩子。都市儿童从小就生活在一片水泥钢铁丛林中,空间狭小,压力山大!孩子的生性是自由的,向往更蓝更美的天空!同在一片蓝天下,藏族的孩子是怎样生活的?这对于增进民族间的友谊搭建交流平台,让孩子们自由的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归孩子自由本真天性,让古老的藏族艺术重新散发出新的艺术魅力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藏族艺术形式美  儿童水墨  创作    自由表达

[背  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在成都毗邻的甘孜、阿坝藏区,有着丰富的康巴、嘉绒、白马藏族文化,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如何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创新方面发挥积极教育功能,让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我们青少年儿童中重新散发出新的艺术光茫,是摆在中国教育界面前艰巨而又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文化遗产相关主题背景和遗产文本,根据国家文化遗产发展趋势和启动实施的文化遗产工程以及中国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要,国家通过并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开始挖掘、挽救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就包含有中国最多的少数民族—藏族文化。在地球村里,越有民族性就越有当代代性和世界性。从我们这一代起,从我们的孩子这一代起,研究、关注、传承并发扬藏民族文化,并以中国传统水墨加重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很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

 [正  论]:

藏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堪与世界任何一中世纪文明“相媲美的辉煌文化”,“不愧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粲的明珠”(于乃昌:《藏族审美文化》)。

 具有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千资百态的藏族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和世界多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紧邻成都的康巴藏区和嘉绒藏区,又是其中特别富饶和有文化内涵的部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在高效率、快节奏的都市钢铁水泥丛林中,雾霾阴云的成都,人们渴望一片蔚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渴望藏区那种田园牧歌式的自由没有压力的生活!每年大批量京、沪、深、港澳、外国游客的涌向藏区,藏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亲睐!藏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珍视我们的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藏学研究热潮!

四川甘孜州是—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地区,藏族文化艺术渊源流长,多民族长期聚居,文化的互相渗透,形成了独特的康巴历史文化。是一块神奇而神秘的地方,—从孕育文化的沃土,长期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的各族人民,用智慧和心灵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我们今天挖掘、研究这些民族文化,继承、发扬其优秀传统,传承民族新文化。藏族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丰富了祖国文化宝库,并趋使不少国家的知识界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全世界范围内,藏学已成为显学”(季羡林语)。

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说:“儿童绘画是儿童心灵的窗口,它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提高,美术教育由于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儿童水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拓儿童自由表达天性。她既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的传承,又是美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那水墨淋漓的晕化,稚绌的形象,率真大胆的笔触,惊人的想象力,大胆夸张的色彩,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很多绘画大师的作品不就是追求的这种反朴归真的可爱吗?发掘儿童水墨画率真、夸张、大胆的表现模式,表达他们对藏区生活淳朴的美好想象!这正是艺术最本真的东西,自由率真的表达!

一、藏族文化特征

    藏族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主要包括自然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艺术文化和民俗文化。其自然文化由于高原地域独具特色,宗教文化藏传佛教十分发达,艺术文化以艺术绘画(唐卡)、雕塑,堆绣和民间传统藏戏为代表,正因为有了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积淀,也就形成了藏族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人文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共同构成的藏区文化胜景。

二、藏族艺术儿童水墨画切入点题材

(一)、藏族的风景与生活场景

  高原独特的地容地貌造就了与众不同的民族特性,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黑珍珠般的牦牛洒落在碧绿的草原上,善良的老阿妈,浓香的酥油茶、可爱的小卓玛、宝石般漂亮的海子,忠诚的藏獒,石片砌成的小藏房,无事无刻不在构成一幅幅漂亮的画面。以藏族人民的生活为题材,以现代国画为表现手段,泼墨、撒盐、漏印、重彩、烧灼等等,丰富的手段让孩子们自由的表达,孩子们玩水墨愉快又轻松。

(二)、藏族的民俗文化。藏族文化在数千年的传承中多次出现与其它民族和文化融合的现象,在藏族地区是非常典型的。藏族文化多元性的前提是藏族地区民族来源的多元性,元明清以来,由于历史上蒙古族、土族、汉族、回族先后入居藏族,在长期杂居共处的过程中以相互冲突、排斥转而吸收、融合,为藏族地区文化多元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这种不同地域的融合,造成藏族文化的地域多样性。如每当藏历新春来临,每户人家大门上都贴有门神,但不是真正的门神,而是雄狮大王格萨尔,贴门神原本是汉族的习俗,藏族人民也智慧的吸收了这种习俗,但不是原封个动地照抄照搬,而是因民族而有了变异。例如过藏历新年穿新衣、每年的草原帐篷节耍坝子、盛装节的载歌载舞盛大的场面、展现高原牧民英姿的赛马、天浴等藏族特有人文风俗等,为孩子们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三)藏族人文艺术中推陈出新

古老藏族文化艺术,主要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有众多精美艺术品。其作品造型准确生动,工笔精细绝美,色彩艳亮,富于装饰性。其质朴的画风、匀净协调的设色、惟妙惟肖的神态刻画,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勤劳的智慧和灿烂的文化。我们的孩子可以从中吸取精华的藏族元素片段,以现代构成的手法进行嫁接和有机组合,以孩子的眼光来构成新的画面,既有童真童趣,又有对传统艺术的传承。让传统的藏画艺术开出新花。在儿童绘画中增加藏民族造型题材的特色教学,鼓励孩子们用水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对藏族民间文化的热爱,感受藏文化蕴涵的独特的形式美。

 (四)藏族的宗教艺术风景独好
       宗教艺术在藏族地区有着独特的地位,藏族是有信仰的民族,宗教文化和其普通牧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正如郑钧在歌里唱到:“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 ”藏传佛教派别在藏族地区主要有宁玛派、萨迦派和格鲁派等,在藏族地区形成了—种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景观。在这里,随处可见为去拉萨朝圣磕行长头上千里的虔诚的牧人,早晨围着寺庙摇着转经筒转经的老人,猎猎飘扬的经幡、庄严慈祥的菩萨、悠扬低沉的号角,无不感受到浓郁的宗教文化气氛。藏民们除了参加寺院重大的佛事活动以外,每日还在自己家的佛堂里念经祈祷,并且煨桑烧香,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良好的创作素材,能让都市的孩子了解在隔自己几小时之外还有另外一种与世殊异的生活方式。

四、水墨当代藏族题材的形式美。

  在21世纪的中国,随着国力的增强,与西方交流的日夜频繁,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传统美术的现代性与外来美术(古典、现代、当代)的中国本土化的冲突与碰撞。传统的精华如何传承?笔法、墨法、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如何在当代人身上呈现?中国的意象文化理念如何同西方交流?中国能拿出来和西方对等交流有特色的画种的也只有国画。(油画本土化仅百多年时间学习西方的还不够成熟。--靳尚谊语)。笔者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对外输出东方文化符号,水墨意象是中国能向西方艺术展示东方神秘魅力的最好窗口!

水墨画,在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传统表现艺术的形式,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水墨,让学生去感受和学习文化传统。使学生真正的做到认识水墨画、了解水墨画、并且喜欢和会画水墨画,从而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

(一)、用墨美:浓淡干湿,墨分五彩,寻求墨色最细微的变化。实景清而空景现,真景遍而神景生。逸笔草草,以写心中逸气。中国画很多没有色彩,就是靠墨色的无限丰富性,使画面有着无穷的空间和充满空间的生命,大千世界无限的灵动和勃勃的生机。画到浓黑处,像小孩的眼睛,漆黑透亮。画到淡墨时,淡墨不薄,轻烟缈缈,透明又饱满。在中国画中,以中国画所特有的墨为主要原料并加以清水的多少表现出浓、淡、干、湿等不同层次。

(二)用笔美:骨法用笔,线条中饱含了生命活力和生命运行的力度,“力透纸背”。作为中国画,要有书写的意味,有笔意。画作品应目之所游,情脉不断。笔墨相生发,节奏、虚实之间有荡漾、舒展之意。用笔绵密,墨色微妙。有中国的文脉,蕴涵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加入环保的内容。形成属于自己的笔墨,属于自己的中国文化基调,中国画讲师承,对法则的超越。笔断意连,用笔圆活,墨色微妙。书法的用笔,格调高,用笔和状物结合在一起,从容自然,灵动与厚重。

(三)形式感构成美:“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孩子们的画面都是在用心描绘,当孩子们通过图片、书籍、网络、杂志获得藏区的创作素材后。作为教师在选择活教学内容和主题时要有童趣,贴进儿童生活,可以在创作中多多鼓励他们认真体会,细致观察,充分思考,把自己理想中的最富有情趣、最能打动自己的作品面貌展现出来,教学过程中,要给孩子们充分的探索时间,允许他们犯错误,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尝试、创造。作品到后期制作时,人物等主体可用水墨重彩来制作,背景可用泼墨泼彩,制作丰富不单调的机理,最后可用几何构成进行裁切,加上水墨泼墨形成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山峦、草原、湖泊等重新构成,别有意番韵味!

    对于我们西部成都的孩子而言,地理上的优势,便利的交通,随手可及的藏文化交流都成为表达的有利条件。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艺术教育传授途径和方法的创新,强化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更多孩子喜欢他、爱护他,研究他,让藏区多样性、丰富性、稀有性的自然生态和丰富多彩、富有特色、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永远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开出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之花。这是吾辈教育者最美好的心愿!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尹少淳           2012.5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                                2005.8

《藏民族文化研究》                       格桑益西         2012.3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杨景芝           2003.8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