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要做到的三个“让位”

作者: 徐长青 发布时间: 2019-10-21 阅读:( 6607 )  

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要做到的三个“让位”

                                       罗源县实验小学  郑秀铭

在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把课堂让位给学生,为学生留足探究空间、操作时间与释疑机会,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充分且有效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提升见识,发展核心素养。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实践思考。

一、空间让位给学生,简化教学设计,给学生留足自主探究的机会

教学设计是一节课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之一,而简约化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实现课堂让位的有效保证。教学设计简约,课堂就有比较大的弹性空间,教师让位才不是一句空话。这样,教师在课堂中就可以为学生留足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大问题的引领下,从容、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进而深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设计流程为例略作分析。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课,这节课我打算用1/8的时间复习,1/2的时间学习新课,3/8的时间练习。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吗?

(2)根据学生提问,有选择地呈现:①复习和练习共占整节课时间的几分之几?(列式:1/8+3/8)②复习和学习新课共占整节课时间的几分之几?(列式:1/8+1/2)③学习新课比练习多占整节课时间的几分之几?(列式1/2-3/8)④练习比复习多占整节课时间的几分之几?(列式:3/8-1/8)

(3)学生讨论后分类:①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②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1)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呢?(我们任选一题,以学生选择1/8+1/2为例。)师:大家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1/8+1/2=?请小组合作研究。(2)学生独立学习,小组讨论汇报。小组1:1/2+1/8=0.5+0.125=0.625=5/8;小组2:1/8=1/8,1/2=1×4/2×4=4/8,1/8+4/8=5/8;小组3:我们把1/2图形在不同方向对折两次打开,发现1/2可以变成4/8,所以1/8+1/2=1/8+4/8=5/8,如下图:

  +       =       +       =

    (3)讨论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经过学生间的互动,得出:小组1的方法,如果分数无法化成有限小数就不精确了;小组3的方法,如果分数分母大,折纸很费时间也不方便;最后统一认识,还是小组2的方法具有普适性:①通过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找公分母;②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③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进行计算。接着,学生用这方法自己动手独立计算1/2-3/8,并说说怎么想的。最后根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两道题,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并应用。

这样的教学流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简单却留给学生很大的探究空间。教师大胆让位,鼓励学生在合作、独立学习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反思获得的知识经验,最后在思辨中优化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

二、时间让位与学生,搭建合作平台,给学生深度操作交流的机会

动手操作是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理解知识本质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位课堂,留足学生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再次根据学生动态生成或疑惑不解的资源设计问题,让学生再次操作,修正错误,真正地理解知识的本质。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统计》为例,在教学一格不仅可以代表1还可以代表2时,我先让学生完成用一格代表1的条形统计图,如下图。

 


小面包

   

饼干

   

   

巧克力

   



2

   

5

   

8

   

4

   


 




 

   









小面包       饼干       糖      巧克力

接着,我再创设了另一个活动,在原有条形统计图格子最多10格的基础上,对表格中的食品数量进行翻倍。如下表。


小面包

   

饼干

   

   

巧克力

   



4

   

10

   

16

   

8

   


 

 

 

 

学生汇报小面包有4个,涂4格,饼干10个,涂10格。当学生说糖16个怎么涂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提出详细的合作要求。(1)讨论:怎样才能表示出16个糖?(2)把各种奖品数量涂出来。(3)各小组选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做法与想法。接着展示、辨析学生作品。小组1:格子才10格,不够16,往上面涂;小组2:我们组是把不够的涂左边;小组3:我们组觉得可以将一格表示1的改为一格表示2,这样就可以解决10格不够的问题。教师评价:嗯,你们组的方法很有创意,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们组为什么会想到用一格来表示2吗?生:因为数据大了,用一格表示1不够。师:真是聪明的孩子。最后,我把3种方法都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比较3种方法的优劣,并组织学生针对作品的优劣进行思辨。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分享,各小组均认同用一格表示2来表示各种奖品的数量,既美观又能很好地解决不够画的问题。接着,我再次引导第一次完成不够理想的小组,根据一格代表2的方法进行二次操作,形成正确的条形统计图。这样,我不仅为学生提供合作操作的平台,还让学生明白了条形统计图除了用一格代表1,也可以用一格代表2,达到自然优化的良好效果。

三、话语权让位给学生,实现生生交流,为他们留足深度思辨机会

留足思辨机会,可以探寻并获得学生的知识盲点和模糊点,进而有针对性地释疑。因此,教师要把准每个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和特点,多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让学生在充分地思辨中深刻理解知识。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重叠问题》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提炼以下三个学习目标,留足思辨机会让学生充分建模,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第一个目标:初步理解重叠问题的雏形。教师可出示下图,先让学生想一想:参加语、数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很快说出一共有4+5=9人,然后我把图片信息变为班上学生的名单(如下图。)

 

 

 

 

 

我再次问学生:“现在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学生明显分成两派,有的说9个,有的说8个。在这个疑惑点上,我再次抛出问题:“到底是9个还是8个,你们想怎么证明呢?”学生讨论后要求让这些学生全部上去,按两个兴趣小组的分类上台排队。在排队过程中,大家发现杨佳宁同学,一会儿站语文组,一会儿站数学组,弄得大家哈哈笑。我故作惊讶:“你们笑什么啊?有什么问题吗?”这样,课堂就自然产生了一次质疑、释疑的机会。学生在宽松氛围中兴趣盎然地思考释疑,最后得出杨佳宁既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重复了,只能算一个,所以只有8个人参加,从而建立重叠问题的雏形:重复的部分要减去。

第二个目标:创造韦恩图表示重叠部分。

在学生得出只有8个人后,我接着说:“那上面的图能很好地表示出只有8人参加活动吗?”当学生说可以把图改一改时,我顺势抛出问题:“你们想怎么改上面的图,才能把它们的关系表示出来,还能让其他同学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呢?”由此,我再次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学生先独立完成图形操作。接着,我展示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修正、优化。最后,学生统一认定下图既能很好地解释一共只有8个人,又能直观地看出重叠部分,从而顺利地完成韦恩图的建构,并列式计算如下。

 

 

                                   

    生1:4+5-1=8(人),生2:3+1+4=8(人)

到此,我并没有就此进行总结应用,而是继续完成第三个目标:充分思辨建模,理解数学本质。我出示下图:三(3)班学生参加语、数兴趣小组活动的人数。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我问学生:“这次你能确定一共有几个人参加吗?为什么?”这个问题开放性强,有挑战性。我第三次为学生创造释疑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把想到的各种可能用式子表示出来。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得出多种答案:重复0人:4+5=9(人);重复1人:4+5-1=8(人);重复2人:4+5-2=7(人);重复3人:4+5-3=6(人);重复4人:4+5-4=5(人)。随后,我让学生观察这些式子,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质疑、思辨,最后共同总结:重复几人就减几,即两部分的和-重复的=一共参加的人数。通过上面有层次学习目标的推进,充分给学生质疑和思辨的机会,学生在深入的学习中实现了知识的有效建模,真正理解重叠问题的内涵:重复部分是几,在计算时就要减去几的核心本质。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以生为本,在简约的框架下,把课堂更多的空间、时间和机会让位给学生,让学生在从容不迫的状态下,充分探究、合作思辨,从对知识的懵懂逐渐地过渡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最终抵达数学本质。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