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视界- 大课堂

成才 成名 成家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7-05-31 阅读:( 8215 )  

—— 骨干教师的成长之路

5d04904d40a66.jpg

知名教育专家:程华

一、骨干教师的成长之路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关注重点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着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这种发展阶段与教师工作年限有关,更与其参与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和教育实践的水平有关。骨干教师的成长之路是先成才、再成名、后成家。

(一)第一层次:先成才——朴素层次

表现为对教育、教学活动个别的经验性的关注。这部分老师面对学生,表现出朴素的关爱、宽容、激励和保护;面对工作,表现出朴素的努力、刻苦和敬业。究其原因,很可能出于朴素的感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把孩子的小手放在你手心里的家长。

1、成才的标志。一是具有专门知识和特别技术;二是教育教学卓有成效得到同行的认可。修长城,人才就是基石;建大厦,人才就是栋梁。无论干什么事业,人才都是成功的保障。人才对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无论作如何高的估价都不为过。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才。

2、人才不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她的精神、机制和制度。有了这些,没有人才可以自己培养,引进人才可以扎根、开花、结果。

人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人才并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和确切的含义,一个老师教书教得得好,是人才;一个清洁工人把扫地扫成世界一流也是人才。被称为“港大之宝” 的三嫂袁苏妹,一位82岁的食堂管理员,小学没有毕业,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以表彰她“对高等教育界作出独特的贡献”。

人才具有不稳定性。一位教师在某一学科上可能教得很平庸,但在另一学科上却可能教得很优秀。一位教师在本校可能默默无闻,而跳槽到另一所学校却可能风光无限。

人才是双刃剑。还必须看到人才对于学校管理的反作用力,使用好了,会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利器;使用不好,会破坏学校的管理体系,成为学校的心腹之患。

3、人才的德才兼备。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用功、刻苦和勤奋,用他自己话说是:“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把人分为圣人、君子、小人和愚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为之,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们为什么会“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因为德是人们敬重的,敬重的东西容易疏远;才是人们爱慕的,爱慕的东西容易亲近。

(二)第二层次,再成名——抽象层次。

表现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能够进行抽象的理论思考。这一阶段教师肯学习、善钻研,有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智慧,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有独立的、专业的观点,不赶时髦、不扎腾、不人云亦云,能够脚踏实地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成名要埋头苦干,也要把握时机。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回者,机也。

1、成名的标志。自觉运用系统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一定区域的同行提供教育思想或教育教学实践的成果。  

2、成名的三个要素。一是质量为基础:学生取得好成绩、学生智慧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这些都是质量提高的标志。二是特色为依托:骨干教师要有特殊的措施、特别的效果,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改变千人一面状况,形成自己教学风格。三是社会承认为前提:骨干教师要用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获得社会认可。

(三)第三层次,后成家——辩证层次。

表现为能够把教育教学活动放置在宽广的社会历史实践背景下,深刻思考教育教学活动的定位和功能。这部分老师具有第三面思维,能跳出教育来观察教育,他们眼光敏锐、思路独特。

1、成家的标志。形成教育界公认的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成果,能够对当代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产生影响。

2、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不是一个内涵十分明确的概念,但通过对历史一些知名教育家的研究,会发现他们身上一些共同的精神特质。

骨干教师应培育教育家的情怀、追求教育家的精神,如果没有这样的情怀和追求,不仅不能成为教育家,甚至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不能成为一名骨干教师。

教育家精神的基石:满腔的激情、深沉的爱。

陶行知曾自我评价说,“我以出家入佛的精神从事着中国的乡村教育”。北大之父蔡元培也曾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以一种入地狱的精神完成对北京大学的脱胎换骨的改造。

有人询问斯霞老师成功秘诀时,她的回答是“我没有成功的秘诀,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全身心地爱着我的学生”。同样,霍懋征老师也告诉后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家精神的气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

教育事业是事关人类千秋万代的事业,教育者必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以博大胸怀包容一切,以开阔的视野审视一切。

蔡元培在办北京大学时,明确确立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有了这种 “自由”、“并包”,才有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批优秀学者的云集,才有了近代中国民主和科学启蒙的新文化运动。

大气的教育家都有一个强有力的气场,进入这一气场的人和物都会被感染和内化。大气的教育家必定会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育家精神的动力:创新的意识、开拓的勇气。

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教育家》中对教育家精神提出这样几点要求:“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

放眼中外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因为具备了这种创新精神和开拓勇气,才在世界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孔子的私学,到蔡元培的北京大学,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巴甫雷入中学等等,都是一个个最好的例证。

教育家精神的航标: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想作出一番业绩非短期能够奏效,要需要教育者为此作出终生而不懈的努力。教育家不仅需要创新精神和开拓勇气,还需要一种定力和耐力,即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

温家宝总理说过:“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生办学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

教育家精神的灵魂: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任感意味着对教育的专注与忠诚;使命感意味着对困难不畏缩、不逃避、不推卸责任。

“现在的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敬业精神、责任心和爱心。” 这句看似普普通通的格言折射出霍懋征老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为有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陶行知先生才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张伯苓才会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历尽艰辛、呕心沥血,一步一步办起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易或问》: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知此然后知学《易》矣。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具体的人生目标是可以兼顾的。如果只考虑个人微小的利益,就没有办法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201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收到习总书记回信,信中指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我向你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从“成名”到“成家”的三个转变。

隐性知识显性化、个别经验一般化、零星概念系统化。

二、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

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66年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之建议书》 指出:教学应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学是一种公共业务。它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从而获得并保持专门知识和特别技术。这种专业人士,不仅需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求在实践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

从上述阐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三点理解:

教师要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说明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教师专业素养应是:职业道德、专门知识和特别技术。师德是灵魂,知识是躯体,能力是翅膀。

教师具有充分的自主权,这是一种对自身职业实践具有的发言权和控制权,这是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

(一)教师职业道德:为人之德、治学之德、从业之德

真善美爱,是人类文明的标尺,是现代价值体系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道德追求。教师要成为真的追求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践行者。简短的几句话,道出了为师的真缔、为师的价值、为师的追求、为师的境界。

1、为人之德:遵循“为人”的约束和“为师”的修养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师德整齐划一

无私奉献与合理取值相统一,教师的工作决不能用八小时工作量来衡量,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无私和奉献。整齐划一与宽容多元相统一,骨干教师可以追求多元,但是决不能另类。还应看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整齐划一。       

道德召唤与制度约束相统一,一个好的制度做到了责任与权力平衡、公平与效率兼顾,追求的是利己、利人的较高道德境界。但是再好的制度也只能管出工能管不了出力,所以还需要有道德的力量。

优秀人才不埋怨

对于不公平,你或是奋力抗争、或是化悲愤为力量,未来有更杰出的成绩。但你不能埋怨,埋怨只能使你更偏激、更失理智、甚至会造成更大的挫败。荀子《荣辱篇》:“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愿望不理想化。世界上的一切好事,不能集中于一人身上,鱼与熊掌不可兼。在人生旅途中,要想一帆风顺、一路绿灯,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行为不鸵鸟化。人生道路上有不测,前进途中有竞争,这都很正常。万不能学鸵鸟,把头埋在草里、沙中,不直面坎坷、不正视困难,“眼不见,心不烦”。

节奏不随意化。生活要前进,前进有节奏。过了,易变味;久了,易生涩。只有富于节奏,适时适度,才能让人产生快乐感、满足感。不学月亮,初一、十五两个样;要学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君子慎独。  

曾国藩:“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教师在实践中具有充分自主权,这个权利可以表现为在专业责任行使上的控制权。教师工作的特点是一个人负责一个班级的管理、一个人负责一门学科的教学。所以一个人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更要小心谨慎、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师德的事。慎独的要义在于勤自修、日日不辍,要常修从教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

专业的、先进的、公平的师德

专业性体现在教师道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道德;先进性体现在教师应该有崇高的道德追求;公平性体现在教师崇高人格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以身作则向不平等和社会丑恶现象说不。

2、 治学之德:作为“学人”的职责和“士人”的使命

作为研究学问的“学人”:

研究学问一定要“严”字当头,朱镕基总理说过:“为学在严,严格认真、严谨求实、严师出高徒”。

传承文化、拥有知识,追求真理、创造新知,是“学人”的基本职业责任。真理和知识具自足性的价值,它可能成为一种谋利的工具,但更应该成为“学人”追求的价值目标,成为“学人”安身立命之本。

作为知识分子的“士人” :

“士人”应该具备勤学苦学的毅力、好学乐学的境界、求实奋进的精神,做一个遵守学术道德的模范。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精神支架,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社会道德的启蒙者和守夜人。教育家金松岑老师对知识分子评价:“夫士,国之肝肾,夫士之言,国之声息也。”

知识分子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文化的创造者和谋介”。知识分子可以是记者、作者、教师和学者,也包括部分大学生,他们是文化的创造者和谋介。二是“介入”。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这种参与可以是直接的,充当当事人或者见证者,也可以是间接的,发挥影响或者营造文化氛围。

  3、从业之德:具备“爱生”的美德和“做事”的热忱

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不爱孩子,你就从事别的职业吧!”师德的核心是爱,爱是抽象的,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爱又是具体的,是一个动作,是一种表情,是一句话。

热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人,重视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差异;要把学生当作未成年人,不用成人的眼光衡量学生,不用成人的标准强加给学生;要把学生当成不完美的未成年人,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学生,不求全责备。教师容得下学生,才能赢得学生,才能教好学生。

热爱学生,要对学生博爱大度,不分智愚、长幼、勤惰,有教无类;要对学生以诚相待,以真情感动学生,不以虚言欺骗学生;要对学生放手松绑,放手也是爱,是一种更深沉的爱;要对学生高度负责,惩戒也是艺术,在批评中体现爱;要对学生宽容平和,被踏碎的花儿,仍将芬芳沾上鞋。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伟大的教育力量,有首小诗形容宽容:“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热爱事业

热忱是一种性格、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修养,虽然看不见、模不着、闻不到,但能被感受、被传染、被复制。

美国思想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1803年~1882年)说:“无热忱便无伟大。”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

热忱来源于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 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感召下,周总理等无数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振兴毕其一生心血。在“不治好风沙,我死不瞑目”激励下,焦裕禄等一大批平凡的伟人矢志不渝、默默奉献成就了今天的辉煌;热忱来源于对学生的责任和热爱。霍懋征老师从教60年,从没和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没为“告状”而请过一次学生家长,从没惩罚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没让一个学生掉过队;热忱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和思考,顾炎武:“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热忱来源于适当的负重和压力,孟子警醒世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热忱来源于人尽其才的环境和氛围,《菜根谭》曰:“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无论是求真、扬善,还是创造美,究其深层次的动力,往往是对学生的爱。师爱,它有母爱的伟大,却广泛而无私,不偏不倚地将爱洒下每个幼小心灵;它有友爱的温馨,却在快乐教人道理,指向成长;它有情爱的矢志不渝,却不会轰轰烈烈,如同润物的春雨,沁人心脾。

(二)教师知识结构:专业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知识

教师不仅要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还要具有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教师才能在追寻真、传播善、创造美、践行爱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哺育学生,延续文明,走向崇高,成就伟大。

1、精湛的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教师所具备的特定的学科专业知识。

条件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做出教育学和心理学解释的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不是教条而是指导实践的法宝,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运用。

实践性知识。 教师关于课堂情境和处理课堂上遇到的困境的知识。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进程、条件的“备课”是成功的基础,体现了教师的价值追求,是长期经验积累的表现。    

2、广博的人文知识

跨学科的综合知识。 每门学科都不是一门孤立绝缘的学问,教师应具备开阔的、丰富的、彼此融通的知识。                     

优秀的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是主干,三家中儒家又是中坚力量。

儒释道三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同化,己经“三教一体”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在社会模式上,建立“礼仪之道”;在人格模式上,建立“君子之道”;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中庸之道”。

耶鲁大学校长彼得·沙洛维在上海交大1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的演讲时强调:人文社会学科永远不会衰落,即使它们在短期内不被重视,或者吸引年青人越来越少,但一旦经济走出萧条,一定会重新繁荣起来,因为在任何行业中这些都是成功的核心要素,这些能力是大家拥有成功领导力的必备条件。

前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指出:现在出现的许多社会现象,例如不讲诚信、不守规矩、不知感恩,也和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人文教育有关。

3、丰富的社会知识

了解自己的情绪。察觉自己的情绪,了解产生的原因;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安抚自已,摆脱强烈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激励自己的情绪,自我鞭策保持对学习和工作高度热忱,自我约束克制冲动和延迟满足。

了解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感觉、察觉别人的需要、适应别人的情绪。人际交往

的黄金法则: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

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凡成大事者,都能沉住气、顶得住。三思举步,从制怒到达

观再升华,从而获得人生的快乐。

彼得·沙洛维教授在上海通大学1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演讲中称:情商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情商包括四种能力:感知自己、他人情绪的能力,利用情绪帮助自己思考的能力,了解情绪产生以及波动方式的能力,控制自己和他人情绪以获取正面成效的能力。

沙洛维坦言,成功的秘诀是“甘冒一定的学术风险并且坚持不懈”,“开拓新思路意味着承担风险,而面对风险,就需要在批评者极力试图劝你放弃的时候坚持到底”。洛维建议:“情商和智商同样都是成功的要素,可以通过音乐、艺术等来锻炼、调整自己的情商”。

(三)教师能力结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表演能力

互联网思维指的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背景下,对传统行业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重新审视的一种思维方式。“重新审视”的结果,可能是融合、可能是丰富、可能是替代、可能是其他多种选项。“慕课”和“翻转课堂”是互联网与教育经过融合摸索出来的一种模式。

教师的基本能力除了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外,在网络时代,作为专业角色的教师,还特别需要互联网思维,让信息技术助推教育“转型”。各能力之间既相互交叉、相互照应,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的统一体。

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世界正在不可逆转地、越来越深入地进入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时代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生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文学将进入无经典时代,艺术成为雅俗共赏时代,教育成为互为师生时代,学术将迎来开放存取,新闻真正自由,政治充分民主,历史将会趋于更加真实。因此,学习、研究、运用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

曾和马云打赌的大连万达王健林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互联网虽然发展迅速,但传统模式仍有强大生命力,仍将占主导地位。至少在十年内,传统模式的地位难以颠覆。当然这一对赌是前几年的事。如今,王健林们的底气可能会不足。

格力的董明珠代表更主流的一部分人的看法:传统龙头企业有技术优势、制造优势和规模优势,但必须和互联网融合。一旦传统优势和互联网融合,传统龙头业将不可战胜。正如董明珠的名言:格力一旦把马云请进来世界就属于格力。

最具革命性的当属海尔张瑞敏代表的第三种观点:互联网思维会彻底颠覆传统产业,如果不进行脱胎换骨的革命,传统产业迟早会被吃掉。持这种观点的传统产业可能非主流,真正按互联网思维彻底改造企业的更是凤毛麟角。海尔将实行 “三化”: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和员工创客化。如果成功,可能是传统产业自救之路。

(1) 学习能力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注重学习,是一种态度;善于学习,是一种素质;学以致用,是一种能力。

终身学习理念

儿时的读书是一种娱乐,成长的读书是一种探索,成熟的读书是一种修炼。娱乐阅读、探索阅读、修炼阅读三种读书贯穿人生始终。职前读书是“下象棋”,在体系中求实用。在职读书是“下围棋”,在实用中求体系。

知识的 “T” 字结构,读书也要吃五谷杂粮。

培根:“读史使人聪明、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缜密、自然学使人精遂、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在信息时代做骨干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中外相通、古今相通、文理相通。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

(2)研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兴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老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路。中小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实践操作问题,教研等于经验总结,缺乏反思性和探索性,不能提炼、提升出有意义、有理论高度的东西。只教不研,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没有深度。研究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发展。

课程研究能力        

关于课程的讨论,无论中外都进行了数百年。课程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迄今也已接近百年。但中外学者对课程的定义五花八门,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课程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过程,从理想课程到现实课程有五个阶段:意识形态的计划课程;列入计划的正式课程;编写教科书的感知课程;教师备课、上课的操作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体验课程。

课程要有计划,没有计划不是课程。课程是强调过程的,课程的意义在于实施。课程还是强调结果的,要从学生素质的变化看课程改革的成败。 

骨干教师提升课程领导力,至少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课程标准不动,基本结构不改。动的是教材,让教材更符合实际,让教材更适合学生。为此,我们要备教材,把握难点和重点;备学生,关注盲点和兴奋点。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不是重新编一套教材,而是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使国家课程更适合学校和学生,适合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二是校本课程的独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的特色课程开发,也可以是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课程开发。最常见的是教师在课堂里开发的微型课程,他们不是类似数学、物理那样的国家课程,而是从微型教材入手,对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微技能研究能力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重申报轻研究,没有体验研究过程的快乐,只是为了评职称或者应付任务;课题又大又空,与工作实践联系不紧密,中看不中用;缺乏课题研究动力,疲于奔命,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课题研究要求过高,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课题研究的时效低,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简而言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假、大、空、高、难、远。

微技能研究中相对中小学科研的现状而言。教学微技能,它是与专家学者所做的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微,是微小的、单一的。技能,指与课堂紧密相连的教学策略研究。不要求大,不要求新,只要求实。研究的是教育中的真问题,不是高深的学问,也不是单纯的理论,却可直接作用于学生。 研究的是教学中的方法,从不顺手处入手,在细微处突破;从错误中学,在实践中提升。微技能研究是一种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的行动研究;小步子推进、小问题切入的微型研究;源于实践、服务实践的实践研究;低起点、低要求、重心降低的草根研究;易接受、易操作、容易见效的应用研究;贴近教师、贴近学生、贴近教学的现场研究。微技能研究的特点是:真、小、实、低、易、近。 

微技能研究的选题。研究始于问题,教师通过学习、交流、讨论、沟通,反思梳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建立问题库,从中筛选研究课题。课题一定是问题,但问题未必都是课题。课题一定要体现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微技能研究,往往通过加上适当的限定词缩小研究范围。例如:“小学生上课太吵”是困惑;“小学生上课太吵怎么办?”是问题;“关于课堂调控策略的研究”是课题;“如何运用游戏教学调控小学语文课堂”是微技能研究。

(3)表演能力

骨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教育情境的控场能力,驾驭课堂的各种突发事件;骨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演技,履行自己角色任务所具备的表演能力;骨干教师必须具备研读文本能力,了解作者编写教材的意图,掌握学生学习教材的思维,作者的意图、学生的思维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思维是中介、桥梁。

三、骨干教师的自我修炼

(一)把理念作为一种追求

理念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或者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以及形成的观念体系。理念的双重意义:一是探求真理,形成理性认识;二是价值与伦理的意义。骨干教师不断调整理念,使之符合社会义核心价值观。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一定之规:

教会还是学会?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

从文化传统看,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课堂教学的文化,“浸泡”了我们每位教师的教学观念。从职业传承看,每位青年教师都受教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课堂教学。这种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已经固化了的“东西”,改变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独占还是开放? 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

以学为本的课堂,就是要把课堂的时空更多地向学生开放。从过去的教师独占课堂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让他们动起来,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嘴,真正做到解放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不是简单地从“满堂灌” 到“满堂问”。 解放学生的过程也是体现教育智慧的过程,也是体现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品格。

对手还是伙伴?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

课堂教学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重新调整。其中首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对手向伙伴的转换。教师从课堂中的主导者到新课堂下的指导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角色转换不会一开始就拿捏得非常得体与准确,但这种转变的确是新课堂下教师必须完成的蜕变。

实现了理念转型的策略:

“做”是行动,“学”是提高认识、观念转型。一是先做后学策略,在行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认识。二是边做边学策,略进行尝试性改进,定期总结与反思。三是先学后做策略,组织观摩和学习,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骨干教师应该是第一种策略,先做后学策略。

(二)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

读书有三的途径,一是读书,读经典、读报刋、杂志;二是读图,数字化阅读;三是读人,和人交往、沟通,在阅人中学习。骨干教师应该读一点“无用”之书,庄子曰:“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用之书可以养心、怡情、增趣、益智。有用之书可以提升知识,无用之书拓展人生。

读书的方法,蚂蚁式阅读、蜘蛛式阅读、蜜峰式阅读

蚂蚁式阅读,专门搜索别人作品,仅作一般搬运与储存;蜘蛛式阅读,只讲内在的独立思考,仅凭自己腹内之物而吐出,终有枯竭之日;蜜蜂式阅读,外求和内思相结合,不断汲取群芳的精华,再经过辛勤酿造而成。

蜜蜂式阅读的四个步骤

一是认知,从不知到知之、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二是认同,带着批判的眼光经阅读,经过思考和判断,在情感、态度上展示出赞同或不赞同的价值取向;三是内化,认同的知识,经过消化纳入自身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四是物化,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三)把反思作为一种习惯

《辞海》对反思的解释: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返观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心理学家波斯纳(1939~),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教师培养的基本模式,是建构行动和学习两者之间联系的行为研究。
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课前反思:备课有计对性。备课前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他人或者自己在以前教学这一内容,曾经遇到过哪些问题?二是这些问题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效果如何?三是设想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课堂反思:反思学生的学、改进教师的教。反思学生在听课时的反应、在课上的合作状况;反思学生在课上发表的看法和提出的问题。

课后反思:及时剖析提升。及时,及时反思,不拖延,及时动笔,写心得;剖析,需要勇气和智慧。勇气,要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得失和同事的议论。智慧,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探究原因,在实践中发扬和修正。提升,是在剖析的基础上,把成功提升为经验,把失败提升教训,产生指导教学的有效方法。

教法反思,改进教学形成特色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四种。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存在内在的局限性。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相配合,才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第一个“法”是教学的法则和规律;第二个“法”是具体的教学方法,第三个“法”是教学规律的最优章法。

美国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学习金字塔的。形象地显示出两周以后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听讲  -----  5%

阅读  ---------------  20%

多感官接触知识  -------------  30%

交流、合作、讨论  --------------------   50%

自主探究 获得知识    ---------------------------    70%

教别人掌握知识      -----------------------------------------     90%

发展反思:制定目标努力执着

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进行发展反思,制定发展目标;教师在目标实施中,进行发展反思,分析目标的可行性,以确保目标实现。在实现目标时,有失败,也有成功;有痛苦,更有欢乐。只要坚持不断的反思和执着的努力,最后一定会获得成功。     

(四)把岗位作为一种挑战

课堂是骨干教师发展的主阵地,不涉及课堂教学改革的骨干教师发展是不存在的,没有引发课堂行为变化的骨干教师发展是肤浅的。骨干教师要把新课程理念转向为课堂教学理念,再把课堂教学理念转变为课堂教学行为;最后把课堂教学行为转化为课堂教学智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知识的储存与提取贯穿学习、教学的整个过程。前期学习的储存固然重要,但后期的学习提取更为重要。试想两种情况:一位学生掌握知识达到70%,复习查漏补缺后掌握知识高达90%,但提取知识只有60%,学习效果只有90%×60%=54%;另一位学生掌握知识70%,提取的比例为80%,学习效果可达70%×80%=56%。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效果,储存知识的能力;效用,提取知识的本领;效益,储存知识与提取知识的综合考虑。课堂有效既不是简单提高储存效率,也不是简单提高提取效率,而是两者的综合考虑。要将提取知识的方法与策略,融合在学生原有的储存知识的方法与策略之中。

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的五个关系:

一是教育与教学。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阵地,发挥课程和学科的育人功能是课堂教育的灵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必须在正确处理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能力的同时,更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一堂好课,必然是“教学”和“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是预设与生成。对课堂教学目标、内容、进程、条件的“预设”是成功的基础,体现了教师的价值追求,是长期经验积累的表现。教师对学生差异性与发展性的预测不可能绝对正确,所以教师必须给学生留“生成”的空间、给学生享受“生成”的权利。一堂好课,必然是“预设”和“生成”的完美整合。

三是接受和探究。接受学习是最有效、最准确、最经济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式。也是知识信息量在传递过程中衰减最少的方式之一。运用讲授法教学,不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探究学习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实践性。一堂好课,必然是“接受”与“探究”的相互兼顾。    

四是自主和合作。我们看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方法,也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但现代社会更关注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素养的培养。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包括合作的需求、角色的分工、成果的共享等。应该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担负个人责任。一堂好课,必然是“自主”与“合作”的相辅相承。    

五是工具和教育。人类在获得、传递、积累和应用知识或文化的过程中,最早是甲骨文和木、石等原始工具,后来有了纸、笔、墨,再后来有了粉笔、黑板等实物工具。特别最近几十年,电脑、网络等数字化媒体和虚拟工具出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己经开始彻底改变了。科学技术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可以助推教育转型,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受文化薰陶的长久过程。一堂好课,必然是“工具”与“教育”的互相促进。

《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骨干教师必须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任重而道远。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骨干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难道责任还不重大吗?骨干教师要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当中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