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名师闯北京(一)
作者:郑骄虹
2015年11月29日上午,首都北京,一如往常的繁华亮丽。由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景山学校、北京二十二中学、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市培德本教育咨询中心承办的“全国中小学名师特色课堂与教学风格展示交流现场会暨全国中小学名师课堂风采与教学艺术观摩专场”在北京京天明天酒店隆重开幕。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教育行政负责人、教育科研人员、中小学校长、名师工作室成员共计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来自辽宁省朝阳市的30位名师,在朝阳市教育局、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的组织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加了这次盛会。
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续臻主持了培训班开幕式,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院长朱孝忠致辞,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徐安德、赵谦翔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朱孝忠院长在致辞中,代表组委会预祝本次培训圆满成功,祝愿全国各地名师工作室越办越好,并对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推动的名师工作室系列活动作了简要介绍。
开幕式后,由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绿色语文教学倡导者赵谦翔老师主讲的《文凭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想是王牌》讲座,为培训活动增添了精彩一幕。参加培训的学员认为,赵谦翔和他的绿色语文适应新课改的方向,将指引无数语文教学名师走上语文素质教育的绿色通道。绿色是鲜活的,绿色是富有生机的,绿色语文能够让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更加有机融合。绿色语文是返璞归真,大道自然。讲座中,赵老师不时抛出一首首感染人心的自创诗,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如,他在《自勉》一诗中感叹道:“华发已生少年头,所幸而立得自由。晴空高远凭举翼,沧海辽阔任争流。昔日无由逞力气,今朝有地复何求?此生尚余三十载,不教寸阴付东流!”
29日上午,第二场报告由张思明主讲,主题是《用心做教育,携手共成长》,将上午的培训活动推向了高潮。报告紧紧围绕“中国好课堂与名师培养”的主题展开。阐述了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名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中国好课堂?这位著名的教育实践家用其坚守教育高地41年的心得体会,为在场的1000多位名师做出了精准有力的解答。他说:“名师是有教育灵魂的人,是对教育能坚守、会创新和有担当的人。真正的名师风范是要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激发课堂和享受课堂。今天的中国,课堂教学论是一个空白,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思考一节课到底该怎么上,能称得上是一节中国好课堂的教学,一定是能尊重学生的差异,释放学生潜能、控制合适、让学生学会合作的教学。中国好课堂,正是呼唤这么一种教育的豪情与担当。”
2个小时酣畅淋漓的演讲,直到完结的那一刻,你甚至都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朝阳名师们聚精会神地跟着张思明先生畅游在这个时代最前沿的教育价值观里,汲取着每一滴珍贵的养分。向听讲者鞠躬的那一刻,张思明先生获得了来自全场热烈的掌声,那是一种感谢,是一种崇拜,更是一种敬仰。
下午,胡新懿先生为名师们做了《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亲其师信其道”与“数学老师上本班活动课”。胡教授认为:亲其师信其道,应超过60%。特别是小学,如果学生喜欢一位老师,那么对他喜欢这门学科的程度影响就会更大。那么学生为什么会不喜欢老师?如何让学生“亲其师”,教师又该做些什么呢?胡教授经过调查,归纳学生不喜欢老师的原因有:讲课死板、作业太多、不尊重学生、只看重考试成绩。学生希望老师在课下和他们是朋友。
第二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小红花策略”。现代教学原则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这也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教学工作的前提。根据胡教授对某一个学校五年级学生的调查:“你认为学习需要改进的工作是什么?”有学生认为是“老师加分。”这里的加分是指:把全班学生分成8组,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一节课的优秀或者是把评分合计到小组的总分。类似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贴小红花”、“小苹果”、“比一比谁最棒”等等,统一称为“小红花策略”。那么这样的激励方法好不好呢?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组老是加分,另一个组加不着,就会自卑,不愿在课上发言了;会加大同学的自私心;有的学生只注意加分,不把学习放在首位。我第一次教一年级的时候,也是学了其他同事的做法,每节课准备一张“小红花纸”,见好就发。后来,慢慢地发现,一段时间过后,学生对于小红花不怎么在意了,小红花失去了它的激励作用,于是我赶紧弃用。通过观察发现,部分教师的小红花贴纸是到处乱放的,有的小红花纸甚至掉在地上无人理睬,使小红花在孩子眼中的价值大大降低。还有,小红花的发放没有细则,完全是凭老师的临时起意,所以有的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小红花而装模作样,在得到后就全然不顾了。这样看来,我们在适时适当使用小红花的奖励策略后,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发现“学科知识的美”上来……
一位朝阳名师激动地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那些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的努力,收获了一份履职感动,正如活动的主题那样,这不仅是一场盛大的收获,更是一次伟大的孕育。”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