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视界- 大课堂

创建有文化含量的智慧课堂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程红兵
0
<p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4px;"><img src="/data/upload/img/2019/06/15/5d04915343784.jpg" title="5d04915343784.jpg" alt="5d04915343784.jp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6px;"><strong>知名校长、教育专家:程红兵</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好的课堂有三个层次:规范课堂,在此基础上的提升就是高效课堂,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就是智慧课堂。今天先概要地介绍规范课堂、高效课堂,重点介绍智慧课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一、规范课堂</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规范课堂的基本要素:目标适当。教学目标是聚焦在学生的行为上而不是简单地聚焦在教材上,是教师要让学生做什么、完成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做好什么;内容要恰当。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科要求。现在课堂教学改革有些老师偏离了学科内容的基本要求;方法得当,即要自然得体,现在课堂改革有些老师学了许多专家、名师的教学方法,却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有的老师上课像表演,学影星、影星的一套做派,不自然,不得体。下面具体说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目标要适当</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教学目标用什么表示?应聚焦学生的行为,用成就来表示,即可以同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来表述、证明。这方面数理化老师比较擅长,如使用下面一些词语作为核心词,学生要列出什么?定义什么?计算什么?演示什么?文科也可以用下面的词语表述:读了一篇文章,让学生列出文章的提纲、说出文章的思路,让学生给核心概念下个定义、让学生仿照什么写出什么,让学生进行评论性的解读等,都是用成就表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进一步具体化,可以列出完成行为的条件,将学生完成行为所需的条件具体化,即让学生借助什么完成什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内容要恰当 &nbsp;&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内容要恰当就是内容要科学,下面举一个内容不恰当的例子:2010年某地区幼升小测试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到9九个数 ,按照要求给它们分类,比如“1、3、5、7、9”,“2、4、6、8”是按照奇数、偶数来分,那如果是“1、3、7、8”,“5、9”,“2、4、6”是按照什么将它分成三类的?有的成人说“这是一个心理实验嘛。1、3、7、8是奇偶混搭,5、9是纯奇数组,而2、4、6是纯偶数组。”而学校给的答案是“按照拼音来分的。1、3、7、8都是一声,5、9都是三声,2、4、6都是四声……这究竟是考什么呢?课改后,有些老师对所教学科的性质弄得不清楚,方向偏了,它讲的不是本学科的内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再举一个内容不恰当的真实例子。某校,历史考试题目:“武昌起义,第一枪是谁开的,第二枪又是谁开的,第三枪是谁开的?”学生无从回答,下课找历史老师评理,历史老师找出教材书,上面写着“黄兴连开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弄得学生哭笑不得,这究竟要把学生往哪儿引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内容要恰当还要基于学生,老师教给学生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确定。学生懂得就不要讲了,教学内容怎样才算恰当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什么是学生已经懂的——检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什么是学生不懂但自己看教材可以懂的——概括与提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什么是学生不懂、看教材也不懂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弄懂的——讨论与交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什么是必须老师讲的——讲授与说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什么是老师讲了也不懂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懂的——活动设计与示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有些老师对讲了后学生仍不懂的问题又用另一个抽象的概念去解释,结果学生还是不懂,这时老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学生才能逐步搞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三)方法是否得体</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下面我举一些教学方法不得体的实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有位老师想用启发式上数学课“利息”的内容,一上课,老师就启发:“过年了,同学们最喜欢的是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放鞭炮”、“走亲戚”,“玩个痛快……”就是没说压岁钱。老师没辙了,只好自己说:“你们拿了压岁钱后会怎么办?”学生说说,“交给妈妈”,“买学习用品”,“支援困难地区”,老师所期盼的答案“存入银行”就是没人说,老师只好自己说。很多老师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这样,好几分钟绕过去,还没有切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有位男老师借班上课,一上课就问同学说:“同学们,你看我长得怎么样?”学生无法回答,老师只好自己回答:“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我温柔的课堂上诗意地栖居。”说得我们听课的老师浑身起鸡皮疙瘩。老师说这些话与本课毫无关系,很不自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课堂教学开头固然重要,但一定要自然、得体。有一位老教师的做法就很得体。他第一次给一个班的学生上课,师生之间有一种陌生感,学生喊“起立!老师好”后,老师立即说:“不对!我是你们老师的老师,应该喊我什么?”于是学生微笑着喊:“师爷好!”开始时陌生感顿时消失。</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再举一个方法不得体的例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年级学生正在学习《带着尺子去钓鱼》一文。文中说,在丹麦,钓到22厘米以下的鱼必须放生,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教师在不该提问的地方问学生:“他们会受到怎样严厉的惩罚呢?”学生大胆想象:“把钓鱼人丢进海里!没收他所有的钱!”教师摇了摇头,学生一看认为是惩罚不够。“让他坐牢20年”教师又摇了摇头。“判他无期徒刑”,教师继续摇头。“枪毙!”</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怎样评价这节课呢?一句话“没文化”。这节课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懂得公民应遵循法律,结果学生回答的答案恰恰是随意草菅人命。从教学方法上说是不该设问的地方设问,而当学生回答偏离时,又没有及时拉回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台湾黄炳煌说:打高尔夫球——只要自己打得好即可;打网球——还要留意对方,有来有往;打篮球——还要兼顾团队成员的合作。一些教师采用“打高尔夫球”的教学法——有去无回;根本不注意学生反应;也不注意学生团队合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规范课堂简单的概括就是教师要想得清楚,说的明白,还要让学生听得懂。上海著名的数学教师顾冷沅先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对规范课堂提出如下要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该听的听了没有,现在有些老师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而学而思脑海里并未吸收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时间的浪费。日本课程学家佐藤学扛着摄像机走进几千所学校听了上万节课。他说,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相互倾听的教室。</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该说的说了没有,让学生表达。</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3.该想的想了没有,现在许多课提问后,立刻让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4.该做的做了没有,该动手的动手了没有,该实验的实验了没有。我们现在做的很多实验已经远落后时代。这样培养的学生在国际上有何竞争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著名博导孙绍振教授说:“中学语文课最容易变成废话集散地。我们的语文课上,师生的生命浪费是世界之最。中学语文教学严重无效,至少可以说是低效,投入与产出极不成比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二、高效课堂。</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课堂教学要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我们许多课堂是高投入,低产出。上海PISA考试两次获第一,是高产出,但又是高投入。上海学生学习时间远超过欧美学生。因此我们提出高效课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目标精确——水平要求。水平要求就是对时间、数量、质量有具体的要求。而我们多数老师没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内容精当——目中有人。高效课堂的教学是目中有人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的教学,还要体现学生的差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方法精准——心中有数。就是有差异,即用不同的方式教不同的学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目标精确——水平要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要有数量概念。有些老师上课没有时间概念,效率不高,要求增加课时,抢占自习课。有些老师上课就有时间概念、数量概念,有位英语老师教英语单词,对这节课提出要求:学生对所学单词的拼写准确率要在90%以上。有位历史老师的课堂目标是:不看笔记,学生应写出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5个主要原因,并对每个原因进行评论性的解释,全部完成时间为30分钟。有位体育老师的课堂目标是:在一个平面上,学生要在3分钟内做15个兔子跳的动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内容精当——目中有人,是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教学,有些老师上课眼神不与学生交流。据调查能进行交流的只占9-11%,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下面举个目中无人的例子: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上初中语文古诗复习公开课,她给孩子们出了一个上联:“同学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要求学生用学过的古诗对出下联。学生说:“老师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全场听课的人哄堂大笑。这位女老师设计的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学生会有多种答案。但老师备课时,没有备学生,如果备学生就会预测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就会有所准备了。因此备课要备学生。课堂教学要“打开”,“打开”的课堂会引发学生的各种思考,因此教师要备学生,但也会有意外。这对老师是个挑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如上例,教师如果跟进问:“你能不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回答?”事后这个学生说:“老师对我们好,像杏花一样美丽,今天这么多人来听课,说明老师影响在外,这不就是红杏出墙吗?”老师知道学生问题所在,就可以针对性地加以指导。</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三)方法精准——心中有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麦黑尔“差异教学法”他说:要教约翰数学,不仅要了解数学和约翰,还必须了解如何帮助约翰用他自己的方式学数学。说约翰就是打了一个比方,就像我们中国人讲张三,你教张三数学,不仅要了解张三和数学,还要了解如何用张三学数学的方式教张三数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课堂教学三元素——教师、学生和教材,因此存在3种组合方式:</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这是课改前的方法,现仍有老师用,这种方法并不是错的,我们教学要教知识,一步一步如何教,许多老师有教学模式,根据教师设计的轨道,偏离了就牵回来,是老师主宰课堂、控制课堂,把握话语权。现在许多青年教师还未达到这个水平。这种方法效率高,但学生被动,学生被老师牵着走,这是以教材为中心,学生永远被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是针对上面问题的,这时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成为导游。学生像蜜蜂一样在教材中采蜜,在课堂中师生互相反馈,教师指导,课上得很生动。下面看两个例子:“只有一个地球”两个课例比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课例之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学习文章第一段后) 师:你们觉得地球美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生齐: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你们能美美地读一下这一段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生齐: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谁来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生踊跃举手,师指名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你读得不错。谁能再有感情地读一下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生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你读得真有感情。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就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评价一下这个教学片断:设计的问题简单平白,学生无需思考便可直接回答。学生处于被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课例之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教学情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会有什么滋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生:甜甜的滋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哪里让你感受到甜甜的滋味? (老师顺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生:文章第一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你能把它甜甜地读出来吗? (又是老师顺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生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你为什么在“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这里读得很轻很轻呢? (老师追问让学生理性思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生:我感觉就像一个母亲看到婴儿,非常喜爱,好像怕吵醒他那样,所以轻轻地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你的感悟真深啊!谁还能读出自己所理解到 的甜甜的滋味?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同样课的内容,不同的方法产生不同的效果,差异很大。学生从被动回答问题变为自身感悟回答老师问题,这样的课就有深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3.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这个难度很大。当下教师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尚缺少一些实质性的进展。牛津大学著名教授斯梯温说:我可以把马领到河边,但我无法保证他们都喝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教师作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于无向处指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于无法处教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于无疑处生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于无力处给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怎么评价课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过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现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教师的讲解精彩度——学生的参与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教学环节的完备性——教学结构的合理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课堂教学的活跃度——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三、智慧课堂</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以下几方面思考:思维层次,开放程度,文化意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思维层次</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杜威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唯一直接的途径,就是把学生置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情境之中”。“困惑是思考的不可或缺的刺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课例:初中生物第一课。教学内容:生物的定义和判断标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按照常规的教学预想:内容浅显,方法单一——就概念说概念,一石一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结果:不可能靠实验吸引学生,枯燥乏味。有办法突破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美国中学生物老师萨拉,尝试了新的教学方式,不但把孩子们知识教会了,而且把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分析问题能力提高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萨拉这样开头:“太阳——是活的么?”——漂亮,老师把所有孩子目光聚焦了。学生:“是活的!”“肯定不是!”互不相让。另有学生,不知所措。萨拉让学生按主张分组。主张“不是”的A组,站到教室左边。主张“是”的B组,站到教室右边。拿不定主意的C组,站中间。5分钟组内磋商,然后萨拉请A、B两组对阵,向C组发动攻势,让他们轮流逐个发言,尽最大努力说服C组加入自己一方。孩子们使出了浑身解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A组学生:想想看,太阳怎么会是活的?它会喘气吗?会走路吗?会说话吗?会想事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组学生反驳:植物是活的,你觉得它会想事还是会说话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A组立即反驳学生:哈哈,猪笼草就挺会“想事儿”的,粘苍蝇吃还不聪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组学生:太阳会发光发热,没生命的东西,比方石头,就不会发光发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A组学生:嘿,煤一点着不也会发光发热,你不会认为它是活的吧?(有人小声附和:还有微波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组学生:太阳是恒星,恒星总有一天会“死”,变成白矮星和黑洞什么的,既然会死,现在想必是活着的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A组学生:手机要没电了咱们还说它“死了”呢(英语里没电用“dieoff”这个词),难不成你觉得你的手机这会儿是活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A组学生:生物都会繁殖,太阳可不会生小太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组学生:谁说生物都会繁殖,骡子会吗,狮虎兽会吗?会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C组渐渐分化着,不少学生加入了他们赞同的一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但也有不肯轻易屈从的中坚分子。他们觉得谁都有点儿理,但都还不够充分。一个C组小姑娘严肃地问:你们争太阳是不是活的,“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个学生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提出一个好问题)才准备鸣金收兵的对阵双方顿时又来劲儿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A组学生:活的就要会呼吸,会繁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A组学生:会新陈代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组学生:活着要和周围有能量交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组学生:会死的东西才算活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关键时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考验老师的时候到了。教师:争论的焦点其实不是太阳,而是“活”的判断标准。A组的“活”,是生物学标准,B组的“活”,是天文学标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教师说到“能够繁殖”这条标准时,争上了瘾的孩子们又逮着机会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学生:“是生物就会下崽儿吗?那骡子跟狮虎兽它们只能算非生物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老师面对学生的挑战,表现出自己的水平。萨拉笑着“投降”,反手又传一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教师:科学分类标准本来就是人定的,大自然那么复杂,人定的条条框框难免会有漏洞,有例外!老师说出了科学定义过程,不断发展,把探求的机会给学生了,给学生备的让学生继续研究。这挑战了老师的知识,能力,应变,思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萨拉教学的意义:按一般常规上课,学生只能知道生物的定义。而这节课意义不仅是生物学的生命标准。更主要初中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课堂上迅速提升。一是对联想能力和类比推理的训练。学生们相互反驳的那些理由,成人会觉得太过浅显幼稚,从两个相距较远的“类”中迅速抓出共同点(比如骡子和太阳都不能繁殖、手机和太阳都有能量耗尽而“死”的可能),作为类比推理的起跳台。这种远距离联想配合类比推理,正是许多创新的开端。二是对传统科学观的挑战。传统的看法两方辩论总有一方胜出,但科学争论往往没有永恒的胜出者,也总会有不能完全被说服的“C组”人士。争论双方可能“两输”,也可能“双赢”;“输”未必永世不得翻身。课堂辩论微缩了人类科学曲折前行的历程,这种“不确定”的体验,比“确定”的知识点更重要。三是面对争议追根溯源的思想方面。当前面学生就事论事时,一个女生提出关于争论标准的问题,引导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上升到一般。回到初始判断标准上。善于从众说纷纭中找出冲突根源,从本质上解决争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节课,区别不在当下而在日后。这节课是智慧的课堂,这样坚持下去,培养出的孩子其思维方式、层次、水平都能迅速提高,这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思维自由。《科学》杂志上,美国学者奥斯伯恩说:“科学家的特质之一即具有批判性和理性质疑精神,学生缺少发展科学辩论能力的机会,是现代教育的重大弱点。”教育的最高目标即“思维自由”。</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国学生的问题在哪里?中青报12月5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应试套路对付不了美国高考》的文章,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 中国学生SAT的平均分数为1213分,美国学生SAT的平均分数为1509分,差距高达近300分。差在哪里?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出现在“比较和评价论点”这类题型中,因为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剥离表象去探求文章的“前提假设”,同时对比不同作者的观点。“比较与评价”乃“批判性思维”的核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美高考的根本差别在哪里?中国的高考考查的是学生中学所学,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我们只教给学生知识,没有培养思维能力。美国SAT则考查大学所需,评价学生是否达到学习大学课程的能力。欧美国家更多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而中国的教育则重在求同思维,没有自己真实的见解。爱因斯坦说:“科学就是反反复复的批判。”美国高中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善学、好学的品质和批判性思考的习惯,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执着思辨的情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大凡技能性的东西可以速成,但批判性的思维需要日积月累,从小抓起。课堂的本质就是在当下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通过对话交流碰撞产生的观点,这是课堂成功的标志。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就没有个性,而我们现在的教学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教给学生一个个套路、模板、标准答案。结果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我们评价学生主要看知识的掌握,是面向过去的;而美国考试评价的标准是看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我们的学生差的就是没有思维能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国学生缺什么?——“思辨缺席症”、“我”不在场。例如:五年级学生发言稿,代表学生欢迎领导来学校视察工作时的发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各位领导:</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的学校以德育为灵魂,以教育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新课程改革,培育21世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全力打造**市窗口性、示范性学校……</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看不到孩子的思维,看不到童趣,看不到童年的话语方式,讲的都是大人的空话,这是教育的失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下面看,一名美国小学生2008年写给奥巴马总统的信:</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想告诉你,你当选.我有多么担心。我爸爸说,奥巴马当总统,我们都得搬到贫民院去。我爸爸说,我们得买鸡.靠卖鸡蛋过日子。如果我投票选举,我一定会投给约翰·麦凯恩。但是,你能与家人住进白宫,我还是为你们感到高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简单朴素真诚,有“我”,“我”在场。如果是“我”都没有,哪儿还有智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国某初中生优秀作文的范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踏过书山漫漫,渡过学海茫茫。我们带着梦想展翅,怀着向往奋飞。今天,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我们不退缩,不彷徨。让我们燃起青春的烈火,迸发年轻的激情,面对老师和全体同学,立下不悔的誓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宣誓体,调子高、气势盛、语言华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无“我”,彻头彻尾地空话,套话,调子高,没有“我”,没有独立的主体。</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给孩子知识塞满了,智慧荒芜了; 智商提高了,识见崩塌了。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开放程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把“课堂”打开,就是好课堂。案例:北京十一学校历史老师魏勇执教《美国独立战争》。首先播放了一段站在美国人立场拍的纪录片,内容是关于美国建国的历史和独立战争起因的,根据视频内容,让学生讨论美国人该不该抗税。等学生各自的观点基本明确之后,他又播放了一段反映同样内容的纪录片,不同的是,这一段是站在英国立场拍的。有些学生开始动摇刚才的观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思考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而不断深入、推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案例:英语课——插科打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情人节。学生正热烈谈论当年流行的“蓝色妖姬”。有同学感叹:蓝色真美!出污泥而不染。老师心生一计,在黑板上写上:Blue.</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what does “blue” me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生:蓝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Does it have other meani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生:忧郁(少数人回答)</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Blue在英语中还有一个意思——高贵。欧洲的贵族便往往被称为“blue blood”,所以我们说高贵的人往往是忧郁的,他们总是不开心。要开心,就得做穷人,所以叫“穷开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学生哗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乘胜追击:Blue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淫荡。所以Blue book其实就是黄色书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学生惊异,睁大眼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你们说,在中国文化中,高贵是什么颜色?(文化比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生:黄色!皇帝的龙袍,宫殿的颜色都是黄色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很好,中国文化中,什么颜色表淫荡?</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生:黄色……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师:哈哈,原来普天之下,高贵的偏偏就是淫荡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学生不仅记住了单词的意义,而且引发了文化的思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什么是好课?孩子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这样教下去,学生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用两种文化比较来看问题。这样的课堂很有智慧,老师把学生思维的窗户打开了。话语有限,其意无穷,充分想象,思也无涯。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所以课堂必须“打开”,这样学生才有智慧的头脑、开放的大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何谓开放的大脑?讲几个故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个漂亮的女孩同时被一个富小伙和一个穷小伙看上,为了考验他们,女方出题:谁能用一天的时间把空荡荡的房子填满,我就嫁给谁。富家子雇人买了很多东西往里填,但房间仍然有缝隙。穷小伙提了一盏灯进屋来,灯光瞬时把屋子填满。这个穷小伙就是有开放的大脑,有智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又如禅宗的六祖慧能,《六祖坛经》记载,五祖弘忍要传衣钵给下一代,让弟子们写首短偈表达智慧。大师兄神秀写道:“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勿使惹尘埃”。众僧感叹高明至极,便罢手不作了。小和尚慧能在伙房里干粗话,听到之后便说,这东西我也会做:“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弘忍一看,比神秀高出几个境界,便将衣钵传给慧能。后来慧能南方传教,讲经辩经声望极高,但他周围的人发现,大师竟然不认识字。于是去询问大师,慧能的回答是:“诸佛妙理,无关文字”。这说明关键是否有智慧,能悟道。</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再如,“枪口抬高一厘米”。1992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士兵亨里奇受到审判。在柏林墙倒塌前,他射杀了一位企图翻墙的青年。法庭上,亨里奇的律师辩称亨里奇仅仅是在执行命令,别无选择。而法官西奥多不以为然,他的一番话振聋发聩。他说:“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这就是智慧,人要有柔软的心,良知,又应该有智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开放后还需要聚焦,需要教师的引导。案例:两位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项链》。课的前半部分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说出你对‘项链’的看法”;学生畅谈心得。但课的后半部分却不尽相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A教师:鼓励学生畅谈心得,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发言。学生出现一些见解,并作了简单的阐述。如:挫折使人领悟了真实的生活。对此,A教师给予“有新意”一类的鼓励,直到不再有学生举手,A教师进行简单总结。</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种情况下讨论是低效、无效的,这不是讨论,是个人自说自语。因为教师所给的情境中所显示的矛盾不够尖锐,或者两难情境不够明显时,因而无法激发他们开展批判性思维的灵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教师:B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将各类心得貌似无序地写到黑板上,最后形成四组八种解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性格的审视:虚荣——自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情感的评价:同情——微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人生的感悟:悲剧——喜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哲学的思考:偶然——必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主张与对立观点展开辩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老师归纳为四组对立的观点,矛盾对立非常明显,一下子就激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现在有种说法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我非常反感。课堂最本质的是老师与学生对话,老师千万不要自我放逐,而要引导学生,当学生达不到时,老师要跟上一步提供帮助,让学生努力达到目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苏格拉底说:“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三)文化品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价值思想,人的观念,文化品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价值思想,有这样一个案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国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谁晓得这个叫做鼠疫。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弗罗伦斯的文艺复兴。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够强大,盎格鲁—撒克逊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美国老师给出评分:A。</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相信我们中国也有聪明的孩子,问题是我们给了学生这样的机会没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再如我们的历史试题:“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这样的题是培养死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日本历史教科书的题目是这样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 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有个日本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就开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对华抗战的准备。”人家是在培养思想力,而我们是在培养记忆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面向未来一旦日本入侵,中国有多少学生做好了为保卫祖国的准备呢?打仗是要靠人的素质。考什么就说明我们重视什么,这就是价值思想,有什么样的价值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未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再如:郭初阳老师教学《< 伊索寓言> 一则》。郭老师几易版本,给孩子们分别呈现了1.0版、2.0版、3.0版三个不同的版本。</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0版——有个牧人赶着羊到村外较远的地方去放牧,他常常开玩笑,高声向村里人呼救,说有狼来袭击他的羊。有两三回,村里人惊慌地跑来,又都笑着回去。后来,狼真的来吃他的羊了。他放声呼救,村里人都以为他照例又在开玩笑,没有理他。结果,牧人的羊全被狼吃掉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个版本是寓言原版。郭老师让孩子们读了上面的故事后,请他们说说这个故事是说明了什么。答案比较统一:说谎的后果很严重。郭老师则把这个版本的题目命名为《开玩笑的牧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版——有个牧人赶着(全村的)羊到村外较远的地方去放牧,他常常(遇见狼),高声向村里人呼救,说有狼来袭击他的羊。(很不巧,等村里人赶到的时候,狼都已离开了,羊也都没事。)有两三回,村里人惊慌地跑来,又都笑着回去,(以为牧人在开玩笑)。后来,狼真的来吃他的羊了。他放声呼救,村里人都以为他照例又在开玩笑,没有理他。结果,(全村的)羊全被狼吃掉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郭老师已经对原版作了相应的修改,他把这个版本的故事叫做《说真话的牧人》。读完这个故事后,孩子们对上面两个版本的故事作了比较,发现说真话的牧人跟说假话的牧人的后果一样严重,甚至损失更惨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3.0版——有个牧人赶着(全村的)羊到村外较远的地方去放牧,他(说自己常常遇见狼),高声向村里人呼救,说有狼来袭击他的羊。(很不巧,等村里人赶到的时候,并没见到狼,羊也都没事。)有两三回,村里人惊慌地跑来,又都笑着回去。(有狼?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年来,村里别的人从没有遇见过狼,全村的人都不相信会有狼,除了那个牧人——他不断散布有狼的言论,让整个村子感到紧张不安。于是村里人勒令牧人戴上一个特制的口罩,让他保持安静,不许再发出声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后来怎么样呢?郭老师让孩子们猜答案,让他们设计一个特别的、出人意料的结尾。孩子们很优秀,通过思考、讨论,设计出了种种不同的结局,有平安的结局,有英勇的结局,有皆大欢喜的结局,也有悲惨的结局。郭老师把这个版本的故事称为《发出声音的牧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郭老师跟学生一起小结了三个不同版本故事,分别为“假话、真话、意见(难辨真假)”。郭老师适时地出示了大哲学家塞尔在《论自由》中的一句话:“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是它对整个人类的掠夺。”郭老师让孩子们探讨这样四个问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在3.0版中,牧人的意见不能发表,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你有过“意见不能发表”的经历吗?感觉如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3.你有过迫使别人“意见不能发表”的经历吗?当时为什么这么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4.一个意见和整个人类的密切关系,你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你有过迫使别人“意见不能发表”的经历吗?当时为什么这么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最根本的一点,是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是认为自己的意见容不得别人辩驳。要有自己的面子。请问,你敢肯定,你的意见一定是正确的吗?一定是最合理的吗?一定是最科学的吗?一定是无可争议的吗?人在宇宙中,是如此渺小!你又何以如此居高临下,自以为是,容不得他人发言、辩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郭老师把孩子们的思维拉到了很深很远的地方,但他收放自如,最后引出伏尔泰的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轻轻松松地将孩子们的思维拉回到最初的《狼来了》的故事,让孩子们明明白白地理解《发出声音的牧人》其实讲的是“发言权”、“话语权”的问题,是“人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的故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经常只看到这堂课上得好,而不是看到一位把课上好的老师。一堂好课的组成要素是教学技巧和课堂管理方法,但是仅仅掌握一些教学技巧和管理方法是绝对上不出一堂有智慧的课。智慧的课堂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学科修养,需要教师对教育、对课堂有深刻的理解。深厚的学科修养需要积淀,深刻的课堂理解需要批判思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周国平:“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凡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是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是基本的标准。”我想郭初阳上出这样的课是很愉快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把教材还给教师,把学习还给学生。最短的路不一定是最快的路。</p><p><br/></p>
讨论区
推荐视频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