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讨论社区- 室本研修

浅谈基础薄弱学生的引导之道

作者: 努尔艾力·阿巴斯 发布时间: 2025-09-26 阅读:( 4 )  

点亮微光,静待花开——浅谈基础薄弱学生的引导之道

 教育的真谛,在于让每一颗种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生根发芽,绽放属于自己的色彩。而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这份教育的初心更显珍贵。他们如同被薄雾笼罩的星辰,并非本身黯淡,只是暂时被遮蔽了光芒。作为引路人,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智慧与爱,去点亮那微光,静待他们花开的时刻。

 用尊重与信任,驱散他们内心的阴霾。 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在长期的学习中积累了挫败感,甚至产生了“我不行”的自我否定。他们敏感而脆弱,一句不经意的批评都可能击垮他们仅存的信心。因此,首要的是给予他们无条件的尊重与信任。课堂上,多设计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时,给予真诚的鼓励:“这个想法很有新意”“你进步了”;课后,多与他们平等交流,倾听他们的困惑与烦恼,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被接纳的。当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信任,他们才会卸下心理包袱,重新燃起学习的勇气。

 用分层与目标,搭建他们攀登的阶梯。 “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加跟不上队伍。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实施分层教学,为他们量身定制“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在备课环节,将知识点拆解成由易到难的“阶梯”,让他们从最简单的部分入手,逐步积累成就感。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先让他们熟练掌握基础运算,再过渡到简单应用题,最后挑战复杂综合题;在语文教学中,先要求他们通顺朗读,再练习概括段意,最后尝试写简短的段落。每达成一个小目标,就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逐渐提升学习能力,看到自己的成长。

 用兴趣与方法,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尤其如此。枯燥的理论讲解容易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而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则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可以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游戏、故事、实验等形式,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同时,要教会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如何整理笔记、如何高效记忆、如何制定学习计划等。当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会显著提高,也会逐渐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用陪伴与坚持,守护他们成长的每一步。 基础薄弱学生的进步,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反复,甚至出现退步。这时,老师的陪伴与坚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他们,要持续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也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温暖、支持的成长环境。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带好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我们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用爱心、耐心与责任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去引导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或许他们的成长之路会比别人漫长,但只要我们不放弃,用心浇灌,终有一天,这些曾经被忽视的种子,也能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照亮自己的人生。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