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讨论社区- 课题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人才评价机制的策略研究之中期报告

作者: 蒋玉清 发布时间: 2022-04-24 阅读:( 1067 )  

基于多元智能人才评价机制的策略研究之中期报告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输入长度20-1000)

中期检查时间:2020年9月22日

地点:南昌市第三中学5楼督学室

参会人员:蒋玉清、姜颖、高彩凤、李玉红、徐春云、陈立明

评议专家:黄秋兰、陈平、万俊文、雷红志、王跃

会议由蒋玉清主持并对课题组研究情况作了详细汇报。专家对本课题研究过程及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赞扬。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3000——5000字,可加页.

2017年10月 -2021年9月,我们主要开展了“基于文化意识下的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评价研究”。

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教育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设疑、提问、练习、作业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我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和信任学生,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把自主学习真正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课堂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标准之上。在课堂上学生积极的见解、观点和思维成果将得到充分的尊重。

 2.突出过程方法(学习方法,思维方法)。

   在关注获得知识结果的同时,突出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如果只重结果,忽视了这一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受到压抑,就会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灌输,从而导致主动的探索精神缺失。教给学生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们把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作为教学工作中最本质的内容。

3.突出合作探究。

  强调教学过程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分组研讨,师生探究,以展示、互动和分组探究为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发现和挖掘学生相互学习的优势和长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实现个人资源互补,优势共享,共同进步。

4. 突出数学核心素养。

创新的数学活动设计可以吸引学生参与,不仅仅是对学习起到迁移、强化、调节的作用,而且能够让学习知识能力的过程体现情感和态度。

5.突出数学文化。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研究的主要成果

1.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培养责任与担当的意识。

2.展示数学之美,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美育内容的挖掘和展现可按四个层次进行:美观→美好→美妙→完美。一个思想、一个原理,构成一幅精美的科学图画,科学之美油然而生。

3.数学应用,实践创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运用案例,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促使学生在认识这些案例的基础上,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4.开设数学文化相关选修课程

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蕴藏着无数的人文教育素材,数学史是人类文明史的缩影,充满了人类的喜、怒、哀、乐,既有艰辛的劳动,又有辉煌的成就,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它承载着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变革的重要成果。这为从人文教育维度开发数学文化选修课程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南昌三中开设涉及数学文化的选修课已历时3年。

5.借助网络平台科学评价

我们与科大讯飞公司合作,利用智学网络平台对学生成长精准检测与评价,利用大数据分析每个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发展状况,及时校正。

存在的问题:

目前研究仅是于本教育集团校开展相关研究及数据收集,有待于扩展。人才评价还需要从人才成长的各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效果与反思

1.效果

南昌三中在贯彻党的教育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称赞。在进行了一阶段的基于数学文化的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后,我校近三年的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在数学成绩上的表现越来越好。如近三年数学平均分下表:(略)

南昌市第三中学以特级教师蒋玉清为核心的课题组自课题初始阶段就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文化意识,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教学上要勇于创新,只有我们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激发出了。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的环境,给予他们创造性尝试的机会,对于学生富有创意,别出心裁的解题方法及解题思路给予充分的肯定。我们知道,创新能力总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土壤,并不一定所有的问题解决都包含有创新,但创新无疑都包含着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淡化“问题意识”,教者奉献给学生的是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则问题和现成的漂亮解法,舍去了对学生基础的思考,舍去了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也舍去了制定解决方案的艰苦历程,学生听起来似乎显得轻松,但数学的能力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所以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注意挖掘教材中具有某种创新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近年来,我校顺应新高考改革的大势,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比如在高一年级开展全员的选修课,进行走班教学,高中数学开发了《数学竞赛辅导教程》,《数学名师赏析》、《数学文化史》等,让学生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体会数学逻辑思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内在的无穷力量,也从老师的肯定中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同时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自觉地不断地去创新,去完善自己。我校也特别重视教师创新水平的提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所谓走出去,就是让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特别是以名师室工作室方式,集中学习,集中研讨;所谓请进来,就是通过南昌三中《木铎讲坛》等方式邀请知名学者专家来我校讲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视野,也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比如说我们蒋玉清数学名师工作室,近年来,参加各类培训十余次,积极深入到高校,名校,极大的推动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核心师资,也提高了我校竞争力和知名度,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学生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2019年至2021年度,我校的学生获得数学学科竞赛市级一等奖以上30余人次,总获奖人数150余人,其它科技创新类也屡屡获奖,2021年我校获得南昌市教育局组织的“科技节”活动中,我校师生一举获得全市一等奖第一名。在2017年高考中,我校总共684人报考,其中一本上线412人,二本上线668人,数学平均分达到102.49,较之上年度有大的提升,超出省平均分30多,创造近年来南昌三中高考成绩的又一次辉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赞扬。

2020年张金生老师所带的两个教学班高二(1)班和高二(2)班之间开展了对比试验。这两个班都是理科重点班,学生的整体数学成绩和学习氛围不相上下。把高二(1)班设为实验班,高二(2)班设为对照班,从开学初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分别对比两个班在各次月考中的数学平均分。在高二(1)班的教学中特别注重了数学文化的灌输和传授,按照前文所述方法进行教学;在高二(1)班则采用一贯的传统教学,只传授数学知识,忽略数学文化的传播。

实验结果表明,作为实验班的高二(1)班的整体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并比高二(2)班有了更大的优势。除此之外,一学期的试验下来,高二(1)班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了很多,他们比高二(2)班的学生更加愿意去主动学习和探讨数学问题。这些都说明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数学活动开展及实施是有可行性并且能取得很好效果的。

    在课题实践中,南昌三中数学组全体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张金生老师评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骨干教师,占志斌、刘红坤老师评为江西省骨干教师,吴欢、徐晓东老师评为南昌市骨干教师,在2020年全国“一师一优课”教学活动中,数学组老师获省级优课7人,市级优课2人,获奖人数列南昌市之首。

2.反思

尽管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不协调

   今后要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学生学习方法转变不到位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任务。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3)实践能力提升不明显

下一步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4)数学文化融合与课时冲突

比如课堂中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播,讲述了数学家的故事,占用了较多课堂时间,会导致课程进度相对落后;比如课堂上有些学生只对数学文化感兴趣而对课本知识不闻不问,导致学习重点没有掌握造成成绩下滑...这都启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好的解决办法。数学文化囊括了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数学思想方法,它与数学、教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人对数学文化的在教学中的融合看的比较近,比较急功近利,这也是受到当前教育浮躁风气的影响。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意义重大,而这种影响必须依靠广大教师在课堂中实践,在实践中摸索。

 下一步计划:目前正在研究的方向有

1、学生社团活动对人才成长的作用;

2、基于音、体、美特长班学生的教学实践的人才评价机制

3、红色教育活动促进人才成长

4、基于教育集团的区域办学中人才评价的策略研究

 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我们对课题研究方面重点研究:

1、学生社团活动对人才成长的作用;

2、基于音、体、美特长班学生的教学实践的人才评价机制

3、红色教育活动促进人才成长

4、基于教育集团的区域办学中人才评价的策略研究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