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讨论社区- 课题研究

"问题化学习"的思考(一)

作者: 项勇 发布时间: 2020-04-12 阅读:( 5649 )  

几年前接触到“问题化学习”,很有幸2018年年底在上海参加了主题为“追问·培育问题化学习者”的2018年“问题化学习”教育年会。近距离接触到问题化的核心团队感触很深,也使我受益匪浅,现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认识问题化学习

1、什么是问题化学习

“问题化学习”:它是围绕核心问题,以学生问题为起点、学科问题为基础、教师问题为引导,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学习。即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性学习的活动,它要求学习活动以学习者对问题的自主发现与提出为开端,用有层次、结构化、可扩展、可持续的问题系统贯穿于学习过程和整合各种知识,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追求学习的有效迁移,实现知识的连续建构。下面我以三年级科学的一堂课来让大家快速认识问题化学习:对于《蚂蚁的探索》,学生可以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堂。“蚂蚁的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蚁后可以活多少岁?只有蚁后可以生小宝宝吗?蚂蚁的巢穴在哪?蚂蚁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白蚁就是变白的蚂蚁吗?为什么只有蚁后有翅膀?蚂蚁会偷吃庄稼吗?兵蚁可以活多久?蚁穴具有怎样奇妙的结构?它们有幼虫期吗?蚂蚁什么都吃吗?为什么蚂蚁会乖乖排队?为什么有蚂蚁搬家?白蚁蚂蚁会打架吗?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提出的最真实的问题,能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就我们目前的课堂来说,教师是不会设计出这么多问题,而且一些问题教师也会想不到。教师的问题类型也比较单一,形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类的问题比较多,这类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不愿意思考。另外,因为教师既是问题的提出者,又是问题对错的评判者,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从始至终没有参与到课堂之中,而问题化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主动参与其中。那么如何来解决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来引导,把问题分层次,结构化。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它们划分为以下几类:一、繁殖、生命周期;二、行为;三、食性;四、体貌形态;五、栖息地;六、与人类的关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所提出的“三位一体”的问题观,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学生问题为起点,教师问题为引导”的三位一体的问题设计。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是首先让学生充分的与文本进行对话,画出自己的起跑线,让他们在自我阅读中生成问题从而生成课堂。也许有的教师会问,“蚂蚁的探索”这类课程只适合低年级,高年级根本不适用,其实不然。“蚂蚁的探索”是一项基于共同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我们的研究从蚂蚁的形态观察,类型探索(低年级),调查行为研究,遗传(中年级),探索到蚂蚁行为所引起的蚂蚁算法应用,从已学的建筑学意义,力学结构到蚂蚁精神的内涵,以及对我们人生的启示等(高年级)。大自然总是充满了无穷的奥妙,小小昆虫的智慧也总是那样充满神奇的魅力,对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认识,是渗流学的科学原理到文化思考,是那样充满科学的艺术与人生的启迪。对于“蚂蚁的探索”这样一节科学课,不同的年级可以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以适应不同的学习者。小学生适合肉眼观察、整体观察,和较大的动物对比观察;初中生适合借助放大镜、解剖镜观察,做观察记录,与同类的动物(如蚊子、蜘蛛等)进行对比观察;高中生适合借助显微镜、实体解剖镜进行解剖观察,并对蚂蚁的细微结构进行观察绘图,从而分析总结蚂蚁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结构的特异性等。对于“蚂蚁的探索”这样一节科学课,相互衔接,层层深入,适合各个年龄的青少年开展科学探索需要,前线的适合小学生,深的可以给高中生开展课题研究,这样很好的做到了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无缝衔接,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学生问题为起点,教师问题为引导”的三位一体的问题设计。

“教师讲授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其关键在于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从而“问题”的提出者发生了转变,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学生在对问题的追寻中顺其自然地形成知识体系: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模块结构到学科结构,甚至跨越学科界限,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自己体会知识的构建,在问题与问题的解决中认识学习的必要性,密切联系知识与真实世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不怕学生“有问题”,就怕学生“没问题”。

2、让“问题”伴着学习

    传统的教学问题仅仅停留在课堂上,“问题化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合作探究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而且师生都能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打破“一堂课上完,所有问题都解决”的传统观念,允许课堂的开放,允许带着没有解决的问题走向社会和生活的大课堂,去做开放式的探究。以往的课堂,教师是做课堂上问题的设计者和提问者,这样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问题就是以教师成人的思维而设计,导致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不易理解或发生歧义。随着教师设计的问题回答完毕,教学课堂也就终结,但有的学生并没有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留下学习的隐患。教育应该是把“无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而不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无问题。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应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他们回答转向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猜测、思考、尝试、碰撞交流中去体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效性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然而反思我们目前的课堂,以把问题都解决了为目的,以为学生没有问题了就说明学会了。

    “问题化学习”体现的是生本教育,而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核心就要处理好“独立学习”、“合作探究”与“成果展示”三个环节。独学,一定要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而不是带着答案进课堂。就我目前的教学来说,我现在尝试着让我的学生,带着两类问题走进课堂,一类是通过自己的预习能够提出合理的问题,并且通过预习知晓答案,这样学生迫不及待的在课堂上当“小老师”,另一类是自己在预习当中存在的困惑。这类问题是完全由学生的思维提出来的,也许就是在我们传统课堂备课当中始终预设不到的问题,而这类问题的提出会有多个“小老师”站出来。而这时教师要做好引领和指导,决不能袖手旁观,要学会察言观色,把握好课堂。为此,第一个环节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把课堂交给了学习的主人,这一环节的核心是解决独学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相互启发看能否得到解决;如果“小老师”解决不了就需要交给全班了,借助全班的力量看能否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就需要老师出手了,通过老师的讲解在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延续探究的时空。

“给孩子一个启发,学生就可以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职责就是创建好学习能量场,把学生置于适切的问题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激发学生的问题欲望。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重要的多,请想办法让你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3、问题化的“教”与“学”

现在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习的本原--在不断地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我们的如何回归教学的本原?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问题化学习追求的是通过教师问题化的“教”,最终让学生学会问题化的“学”,发展高级智慧技能,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得。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目前的教育现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全社会都在为“分数”而奋斗。

家长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孩子获得高分数;学校追求高升学率使教师奋战在“题海”,“加课”之中,教学以“一言堂”、“填鸭式”为主要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很少有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即为师本课程,(教程:教的内容—课程标准、考试要求、教给学生的主要内容)、而问题化的学习下的课堂是生本课程(学程:遵循学习的原理,研究学生学习)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课堂改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之一。问题化学习体现老师如何有效地“教”,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在问题化教学的过程中,则是以课前预习单、课中任务单和课后巩固单为载体,搭建追问脚手架;以课堂教学为延展,培养追问意识;以学习合作为契机,激活追问原动力。问题化学习的研究过程是漫长而有意义的,我们不仅在培养未来的问题化学习者,事实上我们也在不断地使自己成为一名问题化学习者。问题化学习的使命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学习。问题化学习是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按传统的“满堂灌”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而用“问题化”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按照题目、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找答案。教师往来于教室前后对少数不认真看书的学生可以随时督促。按照“满堂灌”的方法教学就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即使采用“启发式”也总免不了有些学生是在凑热闹,或做“拉拉队员 ”,而这种“问题化”可以起到口头启发所起不到的作用。即使成绩稍差的学生通过看书或别的同学的答问(把答案写到黑板上)教师少而精的重点讲解,一般问题是可以回答出来的。这样做不仅使稍差的学生学到知识,反过来,又可以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小溪巴赫》(沪教版)

教学设计

 

一、导入,解读题目,初步感知文意

 

师:(板书“小溪   巴赫”)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一下,如果让你在这个空白处填写一个字来表示你对二者关系的理解,你会填什么?

 

 

生:(阅读,思考)小溪“是”巴赫:因为文中说道“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是小小溪水”;小溪“像”巴赫:因为巴赫、巴赫的音乐与小溪的品格有相似之处。

 

二、细读文本,分析小溪、巴赫以及巴赫的音乐三者融合的逻辑条理

 

1.对巴赫总体评价的两方面把握,教师引导核心问题

 

师:(提出驱动性问题)作者“不知道该怎么来写巴赫”,是不是也意味着他并不了解巴赫,不能准确地评价巴赫?你能不能找到文中作者对巴赫的明确评价?

 

生:“巴赫确实是太伟大,太浩瀚了。他的音乐影响了三百年来人们的艺术世界,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师:(抛出核心问题)既然作者对巴赫的评价分成两个方面,那么借用小溪来表现这种评

 

价是否也应该分成两个部分去写?顺着这条思路,请同学们自行构建问题系统来分析一下行文是如何展开的?

 

老师给大家三个“系统中心”提示:其一,通过分层、剖析层间关系的方式构建系统;其二,通过把握关键句、分析关键字词内涵的方式构建系统;其三:通过分析意象特点、寻找本体对应点的方式构建系统。

 

2.借用小溪展开评价的行文分析,学生构建问题系统

 

系统一:分层解析的问题系统

 

文章关键语段可分成几层?→各层层意?→层间区别,能否颠倒替换?→行文逻辑?

 

系统二:关键品读的问题系统

 

文章关键语段、关键句有哪些?关键词指代义?→指代义组合与分类?→行文逻辑?

 

 

系统三:意象剖析的问题系统

小溪意象的特点?→与本体特征的契合点?→契合点的内在逻辑关系?→行文逻辑?

 

三、教师提出推进问题,感受小溪、巴赫以及巴赫的音乐三者融合的文本体现

 

师:(提出推进问题)震撼人心的巴赫的生平遭遇,为何在本文中,作者的处理是用小溪的形象加以虚化,而不明写?

 

 

四、作业

 

引申问题:第四层用小溪比巴赫音乐,也同样用虚化的笔触,是否有作者的独具匠心?你是否也可以从小溪、巴赫以及巴赫的音乐三者融合的角度去思考一下?(提示:暗扣巴赫的精神品格,第10节仍是关键。

 

 

 

专家辛怡点评:我觉得景秋老师这节课,比较好地体现了问题化学习“三位一体“问题产生以及基于问题系统优化学习的特征,我把她课堂的教学组织总结为“问题组织—自主系统学习”。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个班级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都已经适应了老师的这种教学风格,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堪称完美,教学过程预设与生成完美结合,教学效果明显,目标达成度高。

教者景秋老师回复:辛怡的评价有些过了,不应该有完美的课,完美只存在于我们的理想之中,教学永远应该是遗憾的艺术。

专家安杰的回复:“问题组织----自主系统学习”的教学组织在我们看来是一种理想状态的问题化学习,它是一种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学习:它要求学习活动以问题的发现与提出为开端,用有层次可扩展、图示化可迁移的问题系统贯穿并优化学习过程,整合各种知识,通过问题系统中诸问题的解决及对问题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形成系统的问题观,实现学习的有效迁移与知识的整体建构。问题系统优化的学习,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优化,一是知识结构的优化,二是学习过程的优化。理想状态的问题化学习还必须是三位一体的课堂,即以学科的问题为基础,学生的问题为起点,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当然,这种理想状态学习对学生的问题能力,教师的组织能力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以上就是我所在年会中所听的一节课例分享。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