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讨论社区- 课题研究

当传统听评课遇见数字化课堂观察

作者: 王红梅 发布时间: 2019-03-14 阅读:( 4861 )  

本次研讨的话题是“数字化课堂观察”,观察这个主题,基于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来看,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子说:“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出自《论语·颜渊》,这里提到的察言观色实际上就是一种观察。而课堂观察这个命题的形成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渐制度化,也就是国内教育界通常采用的“听评课”活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观察可以说是一个外来词汇,传统听评课和西方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观察不是一个概念。课堂观察源自于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从美国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理论到1970年弗兰德斯提出的互动分类系统,发展到70-80年代以卡兹登为代表的话语分析流派,同时代的还有人种志研究,到了90年代,以标准化为特征的新量化观察兴起,开始出现各式量表,观课教师依照量表手写记录,发展到当今阶段,视听新媒体、网络技术与数据平台的介入是最前沿的课题。我工作室着力推进的数字化课堂观察就是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对传统听评课的一次突破,其最大的特点是用数据说话,用数据为观课结论提供最有利的支撑,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听评课固然存在见仁见智无法量化的缺陷,但是单纯的用数据进行定量的评价也无法十分顺利地开展下去,所以,在循环跟进式研究的操作模式下,我们正在探寻一条基于数字化观察平台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课堂观察道路,请就“当传统课堂评价遇上数字化课堂观察”提出你的看法。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