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岳普湖县第六中学 努尔艾力·阿巴斯 844400
摘要:将实验带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物理知识,还能在实验操作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意识与能力,进而带动其学习物理、探索物理的欲望。所以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实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此,本文围绕实验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策进行了全面探讨。
关键词:实验;初中物理;实践意识;操作能力
初中学习生活中学生会接触新的物理学科知识,刚接触物理课时学生抱有极强的好奇心,对于物理知识也充满了兴趣。但学习进度的推进使得学生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公式与原理,复杂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削减,甚至导致学生抵触物理知识的学习。在此背景下,教师可采用实验教学法开展教学,这但能让学生融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进而将物理知识以生动、具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此背景下,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能不断强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能多关注物理现象,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1.
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1.
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顺利、有效的开展物理实验,学生的兴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只有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定理,进而学好物理。物理实验生动性、灵活性强,开展实验教学学生能观察更多的物理现象,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大气压强》知识时,教师若只是理论讲述大气压强相关知识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内容,在这枯燥、死板的氛围中学生也无法形成学习兴趣,而采用魔术形式带领学生做实验,借助“瓶吞裸蛋”的实验可将学生的兴趣全面激发,让学生猜测在不动手的情况下鸡蛋能否进入瓶中,这能带动学生的思维,而在教师将热水导入瓶中后,晃动瓶身并倒出热水,再将鸡蛋放在瓶口鸡蛋便会进入瓶中,结合这一实验学生能意识到即使不动手也能将鸡蛋放进瓶中。
1.
可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物理教学涵盖很多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的知识问题,若只靠学生自身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还具备很大的难度,而且尽管教师的讲解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却无法精准把握知识的精髓,要想将这一教学问题解决,教师就要合理应用物理实验,借助实验的直观性、形象性便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问题。如在讲解《声波》一课时,课本教材提及了声波与水波的对比,但这一类比效果并不显著,学生仍无法有效理解声波内容。在此背景下,教师采用了实验演示方法,将水倒入玻璃水槽中并准备好小型电动机,将金属杆安装在转轴上,再将电动机安置在水槽上,在接通电源后电动机会不断转动,随之金属杆会出现拍打动作,进而形成水波。通过这一实验,学生能真切感受到水波的形式过程,通过加深学生对水波内容的理解,也能突破声波教学难点。
1.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
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将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由于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而物理知识又极为复杂、抽象,所以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学习,加之教师一直采用机械式讲解方法进行教学,这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抵触、畏惧物理学习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物理学习与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也无法提升。
1.
教学模式过于落后
据了解,很多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都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物理公式与概念等重点内容,并且采用的是传统的方法模式进行教学[1]。由于学生一直处于枯燥、死板的学习氛围,就算学生能记住知识点,也无法灵活应用并解决实际问题。而且物理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落后,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而物理教师尚未意识到实验教学的作用与价值,也会限制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与发展。
1.
教师能力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而因当下很多初中物理教师的能力有限,职业素养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且时代的更迭促使教育教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部分教师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实际教学中缺少创新力,这也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无法顺利、有效的开展。
1.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的应用对策
1.
依据内容科学落实实验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物理实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将教育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到一起,并科学开展实验活动,这不仅能让学生在实验演示与操作中深刻理解知识内容,还能将其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综合教学内容,以防实验与教学相脱节,而实验的教学目的也能快速达成。由于物理知识理论性强且较为抽象,学生无法快速理解,教师可应用先进技术帮助学生学习。以“令人厌烦的噪声”教学为例,说到声音每个人都不陌生,但要想探究其概念却极为抽象。在此背景下,教师可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各种噪声,期间便可向学生讲解噪声的概念以及存在的危害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参与实验“测脉搏”活动,让学生探测正常情况下以及受噪声干扰时人体脉搏存在哪些区别。此实验操作简单,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难度,学生也愿意自主参与到实验活动中,通过这一实验学生不仅能理解何为噪声,还能真切认识物理概念,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会提高。
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实验教学
初中生已形成一定的学习认知,对于新奇事物仍有着较大的好奇心,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这一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科学设计物理实验,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还能让其形成好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2]。在讲解“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中,教师需让学生理解凸透镜的概念和成像规律,而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可采用实验形式进行,再将学生熟悉的放大镜等道具带入实验活动中,这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物理学习与实践能力。
1.
优化教师的能力与素养
由于课堂教学会受教师能力素养的影响,所以为了确保物理教学能顺利、高效的落实,学校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在日常工作中学校可定期安排教师参与培训活动,这样教师的能力素质便能不断提升。同时学校还要落实考核机制,其中包括对教师考试成绩与表现、态度等方面的考核,再将其视为评选优秀教师的重要依据,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带动教师的工作热情,而物理教学也能顺利、有效的开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但因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甚至会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采用有效手段来缓解这一问题,如借助实验进行教学,在实验生动性与趣味性的带动下,学生不仅能直观、真切地感受到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还可见识到很多物理现象,这可为学生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也能更具兴趣与动力。
参考文献:
[1] 盖新厂. 生活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J].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1(8):103-104.
[2] 时恒. 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 求知导刊,2020(2):52-5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