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

专题研究有深度 专业引领有高度——记常州市自觉数学高端成长工作室活动

作者: 潘建明 发布时间: 2020-12-22 阅读:( 1204 )  

一阵秋风,一阵秋雨,当第一缕凉风拂过脸庞,常州市自觉数学教育高端成长工作室迎来新学期的第一次活动。2020年9月15日下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常州市钟楼外国语学校展开了专题研讨活动。

  5fe18ec3d7878.jpg本次

5fe18f0974770.jpg5fe18f105ac05.jpg活动由常州市钟楼外国语学校吴玲芳副校长主持。

5fe18f4a77ba7.jpg  5fe18f6e0fc0e.jpg首先,坂上初中吴秀兰老师为大家做了《如何在初中数学中渗透方程思想》的讲座,吴老师在讲座中向老师们介绍了方程思想的精髓和方程思想在数学中地位,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老师们分享了她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方程思想的。

5fe18f82d93cb.png  5fe18f9f79da5.jpg结合吴老师讲座,谈谈自己对于初中方程思想的理解。1.类比。在讲座中吴老师提到了关于方程的两条线:明线和暗线。明线是指在初中阶段学生方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从最基础的一元一次方程到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到最后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都可以按照认识方程、解方程、应用方程的线索来进行教学进行类比教学。2.化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加减消元和代入消元法,以此为基础三元转化为二元、二元转化为一元、二次转化为一次,最终所有的方程都会化归到一元一次方程去求解未知数。3.建模。另一条吴老师提到的暗线写就是在整个初中阶段方程思想的渗透。方程不仅是在四种方程中使用,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方程的这种建模思想。

5fe18fad6b499.jpg


  5fe18fd73a5bf.jpg接着,丽华初中的赵霞老师作了题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专题讲座。他的讲座既有理论引领,又有接地气的自身实践教学经验。讲座中既介绍了数形结合的发展史,又重点阐述了数形结合的教学作用。

5fe18fefe7b20.png

5fe19017c420a.jpg

  赵老师的讲座实践内容之丰富,研究理论之深度,让我们听者津津有味无不感叹,钦佩赵老师教学研究的钻研精神,是我们追及的目标,导师潘校评价为”这是大学老师的水平”.赵老师用课堂实践说明数形结合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较难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它从形的直观和数的严谨两方面思考问题,拓宽了解题思路,是数学的规律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培养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与“形”的相互渗透,这种转换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素质,所以“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也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关键所在。

5fe1902209909.jpg


  品味他的讲座,让我透过每一页PPT的呈现,听到了赵老师的一路学习、一路研究和一路反思;看到了他作为一位初中数学一线教师,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对待教学的执着精神,以及对待自己的严格要求。赵霞老师以“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研究为例,从“形结合思想方法概述”,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并以真实的教学案例和经典的教学片段,带我们一起探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教学途径”,最后还辩证地归纳总结了“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正是作为一线教师,赵老师的研究才更显得有血有肉、生动鲜活。让我们从他的专题研究中,感受到了只有“为教之道,必本于思”的修炼,才有“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提升。

5fe1902b4883c.jpg


  赵老师讲座的精彩正如导师潘校对赵老师这次讲座的评价“这是一场大学教授级的讲座”,这起因于赵老师是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在《数形结合思想》的讲座中,赵老师更是从数学史、方法论、唯物主义辩证观等多个角度对数形结合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赵老师在讲座中不仅介绍了数学结合思想的历史,更指出数形结合思想只能作为解题地指导思想,一种策略,在具体问题中必须依靠一些特定地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前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一直渗透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不能孤立的看待各个知识点,要站位于学生整个初中数学学习,乃至以后的数学学习的角度,综合的教授知识点,形成方法和思想的一贯性与渐进性。

5fe19036a70d5.png

5fe1906371a91.jpg

  然后,钟楼外国语中学吴玲芳副校长作了《新初一数学起始引导策略分析》为题的专题。吴校长强调,初中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是初中生初中数学学习的入门,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极为重要。

5fe1907cd55f0.png


 5fe190a2cb878.jpg 吴校从中小学教材对比、学法指导、教法策略分析几个方面进行一一阐述。吴校长对比分析了中小学的教材,小学数学教材:具体、文字、静态、容量小,对应着中学数学教材:抽象、符号、动态、容量大。作为中学数学一线教师,特别针对起始阶段的初一教学,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的衔接。吴校长分析学生学法方面的不同,针对性的提出了学法的指导:小学升入初中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要继续保持,比如上课坐姿端正,答题踊跃。但又要养成新的习惯能力,比如预习习惯,新知识先粗读、再精读,带着问题去听课,并学会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课后作业及时完成的基础上要学会整理总结,形成知识结构框架。吴校长把学法指导结合具体的课堂内容一点点呈现,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她的课堂,感受行云流水般的融合。

5fe1909963e9a.jpg


  新初一的学生天真、活泼、无拘无束,他们刚转变角色,看不懂老师的眼神,很多事情都处于懵懂的状态,所以无论是对学生而言还是对老师而言,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放慢脚步,互相适应是最佳的办法。1.教学方式,灵活有趣;2.对待错题,正确归因;3.复习巩固,方法指导。吴校长讲座中提出,如果孩子把题目做错了,不妨去问问孩子,他的思路是什么。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多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带领他们把问题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而且也能让他们慢慢形成研究的意识。正如吴校长所说,数学的学习方法指导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从七年级起,抓好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5fe1910203a2a.png


5fe1910b7be63.jpg

  最后,导师潘建明校长作了讲座《江苏省中考数学题鉴赏之一(南京卷)》。潘校带着我们赏析了南京中考卷若干题,仔细品味这些题,可谓小题目中蕴含大道理啊!讲座中既有理论引领,又有接地气的自身实践经验,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5fe19119e7557.png

5fe191327d552.jpg

  首先,从中考题看数学教学:1.重视课本、打好扎实基础。2.学会反思、发展能力。3.关注对考试题型解法的指导 。中考卷上的题型是固定的,而做选择题也是有方法的,这次从潘校的讲座中我知道了选择题中的选项分为诱误项、提示项,做选择题常使用排除法。其他题型也有其相应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用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其次,从中考题看教师数学素养:数学老师的看家本领就是解题能力,只有老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因此,数学老师平时要多解题,多见识当下的热门题型,只有老师见多了,学生才能识广。现在提供给老师充电的平台很多,比如一些网络培训,一些学术微信群,还有一些专家出的解题书籍都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源。

5fe1913ace424.jpg


  潘教授结合江苏省南京中考数学卷进行了试题鉴赏讲座,精彩纷呈。1.落实双基,重视规范。三角函数应用题是常见题型,潘教授不仅把问题的解决着眼于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把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作出强调,更将等于和约等于如何用做了明确示范。2.以点带面,思辨提升。潘教授在对解题思路方法归纳提炼的同时,给老师们抛出一个个具有思辨性的问题,还对老师们研究类型问题写论文的方法做出指导。3.激励启发,情感共鸣。潘教授即使动过手术后仍然全程站立给我们做讲座,边讲还要用粉笔进行板书。这让我对导师的崇敬之情更加强烈,潘教授兴趣广泛,腹有诗书气自华,他精神明亮,对自我要求极高。他的言传身教,激励启发了无数优秀教师,我能加入此列与有荣焉。


5fe1914411ef0.jpg

  听完潘老师讲座后的一些感想:1.重视解题规范,学生会做和学生能拿到分是不能划等号的。2.重视双基,打破教学过程中的固定思维和经验桎梏。3.重视思辨能力的提升。潘老师的那道将军饮马题目的拓展题也很有研究的价值,潘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个层层递进、具有思辨性的问题。让我发现原来一个看似简单的将军饮马也能够拓展出这么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这也让我很有启发,我应该在一些简单的模型、简单的知识点中去深度挖掘一下看看是否会想到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没有高度的认知。最后就这个将军饮马的问题潘老师还教了我们怎么利用这样的小点来写论文,论文该如何一段一段的展开,写好后又该向哪类杂志社投稿,都让我感受到了潘老师在教科研方面的专研之深。

5fe1914c1f150.jpg

  今天,有幸参加了潘建明教授的自觉教育工作室,短短半天,被工作室成员的认真所震撼,被工作室里好学的氛围所感染,被潘老师的精彩点评所折服。无论是吴秀兰老师的专题《方程思想》、赵霞老师的专题《数形结合思想》、还是吴玲芳老师的《新初一数学起始引导策略分析》,听着报告人娓娓道来,我可以想见作为一线老师的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深入研究,善于积累,可见他们平时有思考,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书匠。而压轴的潘教授的中考数学题的鉴赏,更是让我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一道题就是一个震撼,一道题就是一个收获。就在我以为要结束的时候,潘教授的一句话让我立马紧张了起来:“参加完今天的活动,你们准备抓住哪一点写一篇论文呢?”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潘教授已经思路清晰地说出了一篇论文的框架,这不是大师是什么,更是坚定了我一定要好好在工作室学习的决心,也下定决心要突破自己的薄弱之处,好好跟着潘老师学习教科研这一块。第一次活动,感慨颇多,震撼颇多,期待在潘教授高屋建瓴的指导下,我能更好地走好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

5fe1916389f84.png


更新于 09-20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