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刘秋香名师工作室
中小学生作为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特殊群体,是危机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为了及时了解疫情下我市中小学生心理状况,2020年4月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依托刘秋香名师工作室精心设计了一套天门市中小学生疫情下学生心理调查问卷,通过市教育局安全法制工作平台推送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市统筹,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精心组织完成了本次网络调查,总共收到网络问卷84942份,小学45069人,初中24372人,高中15501人。从数据分析来看,疫情影响下的学生心理总体良好,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学校老师、家长指导下使用积极的方式调节自我,有序开展网络学习。
一、 结果分析:
(一) 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
学生习惯了在校集中听课的学习模式,疫情转换为居家在线自主学习,约50%的学生网课学习节奏较难适应,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过程缓慢、记忆下降、无法做决定等症状,学习效果明显低于线下教学,完成常态作业时间明显延长甚至有的无法完成,学业两极分化明显;特别是初三、高三的学生,处于升学的关键阶段,居家复习缺乏备考的气氛,担忧自己懈怠,感觉学习状态的不可控,担心落后,产生慌乱和无助感。
学生疫情期间同学聚会、校内外同伴交往、外出游玩的机会几乎为零,56%左右的的同学感受到疫情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明显影响,22%的学生作息不规律,14.3%的学生食欲下降,8.8%的学生出现了失眠,23.9%认为自己处于自我隔离状态,10.6%的学生感觉无法享受乐趣,5.9%左右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渺小,6.2%的学生感觉难以给予他人或接受他人的帮助。
(二) 学生的时间管理状态: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居家学习的作息时间比较有规律性(78.0%的学生8:00以前起床,72.4%的学生在22:00之前睡觉),但仍有有8.5%的学生在10点以后起床,1.2%的学生在23:00之后睡觉;大部分学生网课之外的业余时间分配较为合理,主要花在了运动、阅读、陪伴家人和玩手机/电影/追剧、手工制作和从事艺术活动等方面;但有部分学生网上聊天、打游戏和看电视、追剧的时间过长,需要调整。
(三)学生亲子关系状态:
结果显示,学生与家长之间相处状态总体和谐(32.6%的非常好,38.2%的比较好),但是还有24.8%的学生与父母相处一般,有2.6%的学生与家人相处比较不好,还有1.9%的学生与家人相处非常不好,矛盾的焦点集中体现在家长的学业督促的方式,手机/网络的管理与使用,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等方面。
(四)学生的情绪管理状态:
学生的情绪总体稳定,情绪平和,但是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无聊-迷茫-紧张-担心害怕-无所谓-难过等情绪,集中体现在面对简单重复的网课、相对受限的狭窄空间、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时表现出的无聊与迷茫的情绪。面对负面情绪,44.3%学生能采用调整作息、34.7%与好友交流、37.6%跟家人倾诉、24.7%运动/绘画、9.4%写情绪日记等方式积极应对,但有14.7%的学生采用自我封闭的方式独自承受,2.1%的学生采用自我伤害等极端的方式应对情绪。
(五)学生心理援助需求状况:
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84942(其中城区学生31263,乡镇学生53679,男生47844,女生37098)人,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是比较认可的,但是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状态比较不好,2.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状态非常不好,尽管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全市仍有5798名学生心理状态需要关注,城区有2220人认为自己心理状况不好,乡镇有3578人认为自己心理状况不好,这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其中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自我调节,但还有1800多名学生明确表示希望心理援助,甚至有的表现出自残、自杀倾向,需要得到帮助。
通过对学生心理援助需求内容进行梳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缺乏目标、没有动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制能力差、学习压力大、拖延症、厌学等,特别是准备中、高考的学生,原有的学习计划被疫情打乱,在线学习的效果一般,担心考不上理想学校,心理负担很重;(2)沉迷游戏;(3)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何与同学、朋友、家人进行沟通,尤其是亲子关系问题突出;(4)情绪问题:主要有焦虑、无聊、烦恼、恐惧、爱发脾气等;(5)自我认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对未来感到迷茫等;(6)亲子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父母离异或父母经常发生冲突,对学生影响较大;(7)个人内在心理危机问题:问题严重的有自残与自杀倾向。
二、 应对策略:
疫情带来的一般心理健康问题往往需要随着时间、环境、心态的变化慢慢修复,通常要持续3个月左右;严重的心理问题如不及时疏导,可能会长时间伴随学生,甚至影响一生。“居家在线学习带来的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使用网络和手机时间过长产生的依赖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作息规律和自我管理不同程度的紊乱,交往缺失导致中高年级学生社会性退行”等心理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为此必须积极构建“心防体系”,做好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教育局层面:建立健全地方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出台疫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加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除加强系统内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外,要整合社会心理援助的资源(包括卫生系统、社会组织等)建立心理专家库和心理援助平台,把疫后“心理防疫”纳入学校年度考核范畴,提供经费保障,配备专家指教师,打造一支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完善心理危机的处置机制。
(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层面:建立结构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指导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1. 编辑发布《心理导航》专刊,进行心理知识的推广与普及,指导师生进行心理调适和自我维护。
2. 坚持开通天门市学校心理热线15342939297(每天安排专人值班,时间上午8点至下午6点),继续为师生提供心理热线服务和心理辅导。
3. 针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制作心理微课,通过微信工作平台,指导学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开展工作。
4. 对于筛查发现有自残与自杀倾向的学生,由心理指导中心负责人直接点对点与学生所在学校的领导联系,在保密和保护学生的前提下,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危机干预,遵循心理辅导的原则做好特殊学生的跟踪管理和心理援助工作。
5. 举办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指导家长与学生积极互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各级各类学校层面:学校要进一步明确责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教师心理健康能力建设,制定学生从居家学习到学校学习转变的过渡性专项心理辅导方案,工作有专班,落实有专人。
1. 各校心理健康教育专班专人主动与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联系,获取本校学生网络问卷的数据和特殊学生的基本情况,综合相关信息进行研判,迅速做好跟踪服务和管理。
2. 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针对性的做好特殊学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学生、在疫情前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边有亲人感染新冠病毒并对此感受到焦虑和压力的学生、疫情期间出现明显情绪问题、沉迷电子产品或行为偏差等情况的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确保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规范、常态运行。
3. 依托心理指导中心提供的资源和平台,指导班主任和各科教师做好学生心理工作,开通学校心理辅导热线,继续采用微信群等网络手段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热线交流平台,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强化家庭的心理支持作用。
4. 在开学安排上预留调整适应期,教学和心理关爱并重,上好“开学心理第一课”,举办心理讲座,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5.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准备,及时向全校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传递权威政策信息和宣传引导,增强师生心理正能量。
6. 针对面临疫情、考试和升学多重压力的毕业年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适当开展的文体活动和团体心理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教育、教学和心理的全方位支持,引导学生以自信平和的心态积极备考。
7. 切实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老师完成心态回归,指导教师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鼓励教师自主调整情绪,提高生活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用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心理复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