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的积极开展,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种互动平台功能的日益强大,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型培训形式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青睐,逐渐成为集中教研活动的重要补充形式。特别是2020新年伊始的新冠疫情,使得网络教研瞬间变成了最主要的教研培训形式,教研员们和老师们在短短几天内就学会了网络直播技术,并如期顺利开展了教师的网络教研和学生的在线直播教学活动,变教师集中教研为网络教研,学生在校上学为居家在线学习,充分彰显示了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在线教育的强大的支撑能力,充分体现了大“疫”面前,教育工作者们勇于付出、迎难而上、心系教育的职业情怀。
通过网络教研的开展,一方面,我们看到了网络教研的优势:它可以很好地解决工学矛盾,可以足不出户接受培训;突破时间场地的限制,达到培训人数最大化;还可以通过直播平台随时随地了解教师的想法。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些许的担忧,虽然各个网络直播平台都设置了相当完备的直播数据统计功能,但仍然会存在教师挂机不听课现象,因此如何提高教师在网络教研中的参与度,提升培训实效性成了摆在每位培训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对培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教师在网络教研中的参与度,提高网络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谈五点体会:
一、精设教研内容,指向教师的迫切需要
网络教研比传统教研活动更需要教师的自主自觉的参与。成人教育研究的起点来自于“迫切需要”。因此,在选择网络教研的主题时,要选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引领、改进和提升的问题,吸引教师的眼球,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整个培训要围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理念引领,实践验证和方法指导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内容设计,使教师们有理可循,有章可法,持续吸引教师的学习兴趣,使教研活动真正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二、精心设计参与问题,指向教师的智慧分享
荀子《儒效篇》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培训教师要在 “闻之”、“见之”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开放性的、建设性的问题让教师思考并回答,调动教师的各种感官和思维活动,一方面减缓单一学习活动导致的学习疲劳,另一方面进一步引发教师的思考,促进教师形成个人的见解和观点,通过经验分享,实现智慧众筹。
三、发挥在线直播平台的最大功能,指向教师的广泛参与
网络教研相比传统教研,更容易实现参与的最大化。培训教师要充分挖掘平台的各项功能,在实现直播视听最优化的同时,根据教研内容,提出恰当的问题,指导教师通过连麦或在讨论区通过文字、语音或上传图片等形式及时回答各种问题,方便培训教师了解网络直播的视听效果,了解教师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培训师要针对教师们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促进教师间进行知识的借鉴和智慧的分享。
四、配合各种在线互动平台应用,指向教师的深度参与
根据教研培训需要,培训师可以配合多种在线互动平台应用,促进教师的深度参与。例如培训教师在教研过程中需要从教师中了解一些信息,可利用微信小程序——“腾讯文腾“在线编辑工具向教师在线征集。再如培训师提出多个相关问题,可利用“问卷星”或“UMU互动平台”发布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让教师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的形式进行作答,回答完毕培训师再即时显示教师的作答结果和统计数据,并以此为培训材料,进一步展开研讨和交流。又如,在培训中或培训即将结束时,根据网络教研的主要内容发布在线考试问卷,让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促进教师对所学内容的归纳总结,理解和掌握。
五、多元评价方式相结合——指向教师网络教研的有效性
深度参与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提升的基础。因此培训师需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考查教师在网络教研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准确评估网络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培训师不仅要看教师参与在线直播的时长。还要看教师连麦回答问题以及在讨论区参与互动情况来考查教师的在线情况和参与情况。更要看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在指定互动平台中的作答提交情况及作答结果反馈情况,以此作为教师真正参与网络教研,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依据。多元评价方式能规范教师的网络教研行为,促进教师的深度参与,确保网络教研有效实施。
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型教研方式,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在不断探索、努力前行的过程中且行且思,不断积累经验,开创网络教研的新天地。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