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视界- 大课堂

如遇知者、智者——初闻“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9-12-25 阅读:( 8353 )  

5e02dbed65d9f.jpg

崔艳波名师工作室/张捷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初闻“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是在崔艳波工作室的公众号上:工作室参加2018年7月份鄂尔多斯的全国名师工作室成果展示会的通讯。盛会的规模如此浩大,出席会议的嘉宾都是教育领域的著名领衔人物,与会教师几乎覆盖全国各省,让我不仅感叹这个平台自带的一种魔力。而我再次了解它是从工作室姐姐们参加研究院活动的文字感悟里、参加展示的照片中,她们那自信的一颦一笑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成长。最生动的现场导播还要属工作室主持人崔艳波老师,她时常说起研究院中的大咖们,经常把他们的观点、思想当成名言警句,还原汁原味的再现参加鄂尔多斯活动的喜闻乐见。我心中生出一个小小的幼苗:这是什么神奇的地方呢?居然让我眼中的女神姐姐崔老师如此热爱?是什么力量能让全国的教育者的齐聚一堂?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初识“研究院”,是在2018年11月份成都的全国名师工作室年会上。18年10月份的一天,崔老师跟我说,我们今年要参加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成都年会,你准备一个说课展示。当时,我心中一震:那么大的平台,那么专业的比赛,我一个菜鸟是不是有点可望不可即!我弱弱的回复:“我可以吗?我们没有参加过这么大型的比赛。我......恐怕不行。”崔老师看着我坚定的回复了八个字:“厚积薄发,好好准备。”相信是一种力量。离会议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抓紧时间准备。恰巧那时刚刚参加完涿州的青年教师大赛,我的参赛作品就是《分数的意义》,以此为基础着手准备说课稿。因为比赛失利只获得了优秀奖,所以决定对教学设计进行大幅度修改。找来名家的示范课课反复听,有共鸣的地方记下来,找来名家的书,深入理解本课的设计意图和背后蕴含的思考。经过几次反复修改修改以后,着手开始背诵争取脱稿。利用课间时间、晚上闲暇时间,稿不离手,只要一有空就拿起来背。为了克服上台时的心理紧张,逢人就说,听我来一段,对着家人、同事,在火车上、宾馆里一遍一遍反复的脱稿练习。比赛当天,手心里攥着汗就上台了,腿不住的打着哆嗦,但是嘴里的稿子还是一气呵成的流露了出来,得到了评委和与会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初次比赛虽斩获创新奖,但对于我来说却意义非凡,从心底里听到了自己努力的声音,感觉到了自己成长的迅速,也给我了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再见“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是2019年7月份银川的全国名师工作室第二次创新发展成果博览会上。走过红地毯,聆听朱孝忠院长、徐安德老先生的睿智明见,认真观摩徐长青、蒋守成深度而有趣的数学课,参观各地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参加说课展示,这次参赛的作品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接到任务之后,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教态语速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练习,并向前辈们请教征求宝贵意见进行反复修改和斟酌。幻灯片上的每一个动画对应的每一句话争取做到零误差,脱稿练习的语句争取做到流畅而有感情,对着镜子练习动作手势争取做到自然而舒服,还要注意和听众的眼神互动和交流。这一次的准备更从容更认真,从着装到时间的把握注意每一个细节。这一次的登台,拥有了多一些的自信,多一些的灵动,多一些的专业。一等奖的获得让我惊喜不已,对我的付出给予了肯定,也让我更加炙热地投入到教育的事业中。

工作室的姐姐们每每看到我都会说:“你变化真大!比刚加入工作室时更加自信,更加有激情!”是啊,初入工作室对“工作室”这三个字只有一个朦胧的概念,如今,在“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这个大家庭里,我学到了深厚的专业知识,锻炼了自己胆量,感受到了教育者的情怀,从此激励我要潜心学习,为教育事业做一份力量。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