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 杨文军 发布时间: 2019-11-26 阅读:( 6546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研讨课后听导师专业点评感悟

杨文军

      2019年10月19日上午,商都县杨文军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在商都二中举行研讨课《白杨礼赞》同课异构活动。本次活动特邀请大同市初中语文工作室主持人任志远导师前来指导点评。两位作课老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赞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给我们参加活动的每一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任志远导师在从专业的点评课角度出发,对这两节课做了详细而精准的点评,借课做专业的听评课指导。工作室的听评课不同于学校的教研活动的听评课,作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都要提前备课,有目的地进行讲、听、评,每一位都是参与者,虽角色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那就要研究我们的课堂,研究我们的教学。

      语文更是一门基础的学科,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阅读,阅读教学也是我们工作室研究的一个重点,任老师说:“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得审美的过程。是学生、教师、编者与文本的对话。”之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研究课堂,借课堂的主阵地来提高我们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

      按照工作室年度计划要求,我们在今后要开展课例研究活动,本次活动导师特向我们再次做如何开展“课例研究”的微型讲座。下面我先梳理一下导师指导的要点。

      课例研究的概念: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语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

       课例研究的要素:1.主题和背景;2.情景与描述;3.问题与讨论;4.诠释与研究。

       实践操作的要点:1.要有主题;2.要有目标;3.要有方法;4.要有积淀。

        如何关注学科的本质:1.语文学科的概念问题(咬定青山不放松,人文原在语言中;千方百计教语言,任尔东西南北风)2.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3.学科本质处于哪个程度。

        任老师借助本次研讨课《白杨礼赞》的例子,把每一个环节讲解的都很到位,但对我来说还是是懂非懂,毕竟没有亲自参与过或组织过这样的活动。虽然接受能力一般,但听后还是想突破这一难关,毕竟这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大路。只有认真地研究,才会发现自己距离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还很远很远。下面根据所学,认为今后在开展“课例研究”时应做到:

       做课例研究的流程图:(来自小语工作室网络学习)

5ddc5f95552be.png

       具体把每一环节的概念搞清楚:

        研究主题。研究主题来源于客观现实问题,只有从现实问题中确定的主题才具有研究的价值,才是课例研究真正的起点。教师确定的问题必须是围绕着学生的,是学生目前遇到的问题或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教师主观臆想出来的问题,通过解决该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充分了解,一旦明确了研究问题,就可以将其提炼成研究主题。

       设计教案。课例研究教案设计和传统教案是不一致的:首先,研究课设计是由课例研究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完成的,强调教师集体合作;其次,研究课设计基于传统教案根据研究主题进行设计而来,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再次,研究课设计需要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对于如何解决确定的问题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最后,研究课设计还应该包括“预期的学生反应”和“应对策略”等部分。

       上课与观课。上课是对研究课设计的检验,观课则是为了从课堂实践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进一步修改研究课设计。这两部分是缺一不可的,因为正在上课的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反应立即做出判断,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这么做是否合适或者能否做的更好,而观课教师则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一方面,使得上课的教师能够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集思广益为下一轮研究课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

       评价与反思。在这一点上正如佐藤学教授所言:“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评价与反思的焦点应集中在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学生的反应、通过该实施课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修改教学设计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和发展中的问题。

       分享成果。在一个课例研究结束后(并非一轮),教师通过课例研究一方面解决了学生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与他人分享和展示自己的成果,不仅可以以对其他教师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还可以激励自己进一步开展课例研究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在同一主题下,如果只做一轮课例研究,那么经过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和反思、分享成果五个步骤即完成。两轮课例研究则在第一轮评价和反思之后,继续进行修改教案、重新执教和观课、再次评价和反思,最后才回到分享成果完成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等可仿照第二轮继续循环。以上是在同一主题下进行的一轮或多轮课例研究,在最后分享成果结束后可重新返回到确立主题的起点,继而开始第二次课例研究。

      以上是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学习,进一步明确课例研究的关键几个步骤,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突破每一个环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条成长的路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地求索,才能走出一条专业成长之路。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