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素养:让语文实现看得见的生长

作者: 姜树华 发布时间: 2019-10-24 阅读:( 5432 )  

——南通市中青年姜树华工作室2016年工作回眸

“鸡蛋如果被从外部打破,就成为一种食物;如果以自己的力量,自己打破自己,就成为一个新的生命”(李嘉诚)。一年来,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自觉成长,正成为工作室所有人的品质、精神和姿态。近一年来的努力行进,初步标定了语文思维素养的价值坐标。具体汇报如下:

一、因语文思维而来

1.相约。

工作室共十五名学员,其中一名学员来自海安县,其余学员均来自如皋部分城区学校及长江镇、高新区、白蒲镇、磨头镇、九华镇、江安镇等镇村学校。他们有的是市骨干教师,有的担任一定的行政工作,有的曾在省市教学比赛中获过等级奖。每位学员都有自己的成长梦,有更高的自我期许,但都遭遇着成长的“高原期”。

2016年2月1日,我们相约在安定小学,工作室正式扬帆起航。我们共同描绘了愿景、制定了目标、形成了路径、商定了活动形式。

我们的愿景:共智·相长

我们的目标:有主向、有攀登、有影响;

我们的路线:第一步,教学内容;第二步,教学方式;第三步,教学方向。

我们的载体: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

2.相聚。

工作室是一个发展共同体,也是一个“家”。正如齐格蒙特•鲍曼在《共同体》一书中所说,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大家彼此信任、互相依赖、共同成长。为加强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我们搭建了“六大”交流平台,即工作简报、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QQ群、工作室网站、网络硬盘。这些平台是学员们学习交流的载体,也是展示工作室形象的窗口。我们的讨论在这里激发,我们的思考在这里碰撞,我们的情谊在这里汇聚,我们的成长在这里拔节……

3.相守。

工作室每个学员都是一棵独特的树。他们的发展也正如树的生长,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只有本立才能道生。工作室成立至今,我常常告诫工作室的所有学员,从守时、守信、守诺到守住语文、守住规矩、守住职责,我们既需要勤勉自励,积极进取,也需要坚守自我,理性平和。

一是守住“三心”:做具有仁爱心、进取心、语文心的人。

教育是爱的事业。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是教某一学科的,但我们更是教孩子的,具有仁爱心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大前提。对于每一位工作室学员而言,只有进取的努力,才可能意味着一种自我救护、一种有助于提升生命的自我期待,它是我们成长的动力之源。对于每一位语文教师而言,无论何时何地都具有一颗语文心,才能使自己有可能归属于更富书卷气、更富道义与良知的群体。

二是守住“规矩”:四个“二”规定。

好的老师绝不仅仅是靠培训造就的,好的制度加上自我期许,才是好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工作室成立之初,我就和学员们一起讨论制定了两项制度、两项措施、两项规划、两项计划。具体如下。

两项制度:

《南通市中青年姜树华工作室学习研讨制度》

《南通市中青年姜树华工作室考核奖惩制度》

两项措施:

《南通市中青年姜树华工作室活动管理措施》

《南通市中青年姜树华工作室周期任务完成措施》

两项规划:

《南通市中青年姜树华工作室辐射规划》

《南通市中青年姜树华工作室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两项计划:

《南通市中青年姜树华工作室2016年度工作计划》

《南通市中青年姜树华工作室2016个人成长计划》

通过制定各项制度和规划,我努力传达出这样一种观念:有规划和无规划的教育人生是截然不同的。

三是守住“责任”:职责分明,分工不分家。

工作室是一个集体,也是一个组织。这个组织不仅机构要健全,而且运行要高效。为此,我们明确了工作室成员的组织分工,做到职责分明、分工不分家,从而让事先计划、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拒绝借口、立马行动、追求共赢等重要素质成为一种影响终身的良好习惯。具体分工如下。

王  群:活动联络,微信群管理

曹美华:网站维护

何学芳:外宣、资料整理

仲剑峰、郭炆娟:学术管理、会务安排:

仇玉洁、陈锦林:微信公众号管理

谢兰香、储维维:工作室简报编辑

吴兴红、郭剑波:文字统稿

冯  兵、陈雪梅:活动记录

徐迎梅、倪  典:机动安排 

二、行语文思维之路

1.蓄力上路。近一年来,我们通过一个培训、两大沙龙、三类阅读,努力让学员们从日常的琐碎生活中突围出来,创造出一种别样的教育生活。

“一项培训”:工作室借苏教版凤凰母语“课堂进阶”研修营这一高端研修平台,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板块: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在镇江句容对全体成员进行为期一周的封闭式“下水”培训,聆听了杨新富、高万同、孙景华、沈高明等老师的专业讲座。以苏教版教材新内容,活学活用进行“对抗式”说课赛,150位学员中,5位教师(倪典、徐迎梅、王群、郭炆娟、郭剑波)被评为优秀学员。回来后学员都感慨:六天五夜,我们累但快乐着,我们苦但成长着。

“两大沙龙”:一是教材解读类沙龙:今年3月份,在如皋高新区实小举办了以《欢乐的泼水节》《最大的麦穗》《沙漠中的绿洲》为例的“言意共生语文教学内容优选”沙龙活动。二是经典共读类沙龙:8月份在安定小学举办以“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为主题的“言意共生语文教学内容优选策略”的沙龙活动。这两次沙龙活动都聚焦于教学内容,但侧重于不同的角度,旨在唤醒大家“思维的知觉”,以及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关注和研究。同时,这种开放式沙龙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因为它带给我们的,往往是进取的意识、开放的心态、学习的内在需要以及成长的渴望。

“三类阅读”:工作室成立的一年内,我们重点组织阅读了“三类阅读”,要求每一位成员做“反思性实践家”,习得“临近的智慧”与“远古的智慧”。一是教学内容优选类:二月份团队阅读《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听王荣教授评课》《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等。二是语文与思维类:暑期阅读《思维学与语文教育》《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语文思维论》等。三是学生核心素养类:集中阅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等。每类阅读开展了“三大”活动:读书交流会、心得发表展、实战小热身。做到阅读有目的、有计划,不浮光掠影,不蜻蜓点水。阅读普遍成为学员们日常的生存状态,其中何学芳老师入选江苏省“书香之家”。

2.助力加速。工作室积极创造条件,“请进来”“走出去”,努力为学员成长助力,引领大家走上专业成长的“高速公路路口”。

走近教育大师。今年5月份,我们邀请了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来工作室为学员上了示范课《对联》;8月份,邀请省小语教研员、苏教版副主编李亮博士为大家做了讲座《苏教版教材小学语文的变化与解析》。同时,江苏教育学会会长、江苏教育家培养对象专家组组长杨九俊先生多次为工作室开讲;江苏省首届名教师、特级教师许友兰,如皋市教研室刘国庆、陈兰等,更是定期走进工作室或讲座、或听课,为学员成长近距离把脉。

跨界联合教研。先后与12个名师工作室同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不断给学员带来“行走”的激情与活力。第一层次:市内联合教研。5月份,与吴建英工作室一起走进如皋市白蒲小学送教,陈锦林老师执教了《黄鹤楼送别》;9月份,在海门市海永小学与李凤、陈铁梅、潘雪峰工作室举办了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联合课程”研讨活动,何学芳老师执教了《学会搜集信息》。第二层次:省内联合教研。4月份,工作室与包昌升名师工作室、唐广泉名师工作室、丁雪飞名师工作室在安定小学举行了“说明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策略的研讨”主题论坛活动,储维维老师执教了《大自然的文字》。第三层次:省外联合教研。10月份,在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与武凤霞、郭学萍、高子阳、罗树庚、徐俊工作室举办了“智慧阅读 创意写作”主题活动,王群老师执教《嫦娥奔月》。

3.合力走宽。名师的成长根基在课堂,学生思维发展、素养形成的发生场也在课堂。我们工作室通过互助研课、小组研课、共同研课等方式,让大家的思维在这里交织、补充、拓展,从而成就彼此的拔节生长。

互助研课。即两人互助备课,分别为第一二课时,上课前随机抽取所教课时,分别进行课堂教学。以此方式,3月份,在如城实验小学举办“课时合理划分与教学内容优化”送教活动,陈雪梅、吴兴红、谢兰香、郭炆娟、陈锦林、何学芳等6位学员执教了展示课。

小组研课。即小组共同备课,抽签上课。将十五位老师分成三个组,每次给三个教学内容分组同备,学员抽签上。可以说这是一场无处躲藏的语文思维大碰撞。10月22日,在盐城建湖实小,与外市工作室同课异构,采取前一天晚上四人共备一课时,在课前当场由执教班级学生实现电脑摇号方式,抽签产生代表备课组执行教学。

共同研课。即有磨课就有团队的身影,每一次学员都一起谋划、一起磨砺。王群老师在如皋市学科类校本课程推进现场会中,介绍了“安定主人项目叙事”,练稿时学员一起修改、一起聆听。在如皋市教学质量推进会上,曹美华老师展示了四语试卷评讲课,每次磨课大家一起在场、共生共长。

4.发力迈步。思无界,行无疆。工作室的每个学员正握紧希望,握紧努力,迈步在成长之路上。身后,留下他们或深或浅的脚印。近一年,学员参加课堂教学竞赛或基本功比赛获省级奖2人次、南通及如皋市一等奖6人次;先后执教各级各类公开课20多次,其中8节课走向如皋市外;在南通及以上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文章19篇,1项省级课题、6项如皋市级课题成功结题;仲剑锋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先进个人。

三、追语文思维之梦

贾平凹在他的散文《地平线》中这样说:“命运和理想是地和天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语文思维之梦”就是我们工作室每个成员的“地平线”,它不仅有广度和深度,还有无穷的高度。我们将向着前方的地平线,不断努力,向前,再向前。

1.借课题,催生研究力。

我们都有共识:科研是教师发展、教师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研究就是一种生产力。9月份,申报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家培养对象专项规划课题《小学语文思维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此项课题是在十二五立项课题《“言意共生”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第三届精品课题)基础上的延续研究。我们以为,语文思维素养是言意共生教语文的核心支点。工作室将从不同领域、不同文体、不同年段研究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素养的策略。这既是安定小学语文团队研究专题,更是我们工作室研究专题。在研究中学会研究,用课题研究鞭策学员成长的高度与速度。

2.明主向,再生成长力。

工作室响亮的口号:“母体下的子题 共向中的殊途”,鼓励成员个性化的发展,在跟随工作室研究的方向下,更提倡拥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引领他们从规范迈向超越,凝练智慧,积极寻求自觉主动地发展,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有了方向,就有了灯塔。15位成员,15个入口,15条路径,追语文思维之梦。从工作室建立起,就引入竞争机制,“15进10”,实现动态管理。工作室期待:所有人都成为如皋市骨干教师,至少50%的学员成为南通市骨干教师。

3.强底蕴,增生辐射力。

工作室围绕五个“系列”:系列阅读、系列沙龙、系列展课、系列研讨、系列写作,开展强内功活动,不断增强每个人内在的、持久的动力,聚增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每一个成员去“影响一群人,推动一所学校,形成一种风格”,从而形成我们的教学主张“语文思维——言意共生教语文的核心支点”,用语文思维素养提升的改革推动语文教学改革能向纵深发展。

恩格斯曾把思维比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其实,我们工作室就在做一样事:寻找语文“最美的花朵”,帮助孩子拥有她,同时寻找属于自己的“花朵”,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我们将会乐此不疲,携手前行,继续开启寻找“花朵”之旅。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