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周卫东(210018)
“数学主题拓展教学”是“常州市蒋守成名师工作室”在“小学数学发展性阅读”专题研究中提出的教学主张。这种主张与我们平常所了解的“组块教学”、“主题式教学”、“题组教学”等相近的教学实验或教学主张颇为相似,但又“和而不同”,细细地研读和品味,就会感受到它透晰出来的缕缕由里而外的清新气息和学科意蕴。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懂数学、爱数学,对数学怀有敬畏之心和热爱之情。数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和方法层面,而是要深入到数学的“腹地”,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主题拓展教学”正是从学科教学的使命出发,全力实现自身的教育学意义。
“主题拓展教学”是面向数学的教学。它打上了深深的学科烙印,散发出浓浓的“数学”味道。首先,它侧重于着力引导学生发现每一个数学规定、数学现象背后蕴藏着的深邃的数学原理、数学历史和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背后所依附的上位元素,让数学主题拓展教学的过程成为儿童领悟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文化、培植数学素养、养成理性精神的过程。其次,它整体构建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主题”被赋予了特殊的范围和含义,可以是一道名题、一个规定、一种现象、一个数学猜想、一首诗、一种工具,一位数学家、一个核心概念,但这里众多的“一”绝非是包罗一切与数学有关的所有概念,而是由若干个有“亲缘”关系的知识点叠加、揉杂而成的“一个”复合体。其内容密度高、容量大,以主题为核心进行超级链接,连成链,织成网,形成块,聚成球,由点到面,由面到体。比如以三角板为素材加工而形成的主题“神奇的三角板”,涉及的知识点是极其丰富的,包括“探索角的奥秘”、“探索边和面的奥秘”、“了解三角板的历史”、“旋转三角板而成的立体图””、“三角板的延伸”等等,学生沉浸其中,可以了解三角板的前身后世,探索三角板包摄的数学内涵,感受由三角板所带来的神奇魅力。
“主题拓展教学”是为了儿童的教学。首先,它指向儿童的思维。它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它的目标是从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出发,走向最远的终点,打开学生思维之窗;它的实施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打开学生主题智慧之窗。其次,它指向儿童的生命成长。“主题拓展教学”不定位于某个知识点的掌握,也不拘泥于多高的达成度,“成功失败均有收获,酸甜苦辣皆有营养”(霍金)。比如“有趣的数学猜想”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数学猜想过程之后,引导他们走进哥德巴赫猜想的世界、在游戏中享受冰雹猜想、探究四色猜想等等,此时的教学已远远超出了知识教学、常态教学的界面,全力锁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否感悟了适切的思想方法;在关注学生是否养成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关注是否形成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等等,而这一些,是与当下课标(2011版)中提出的培养愿景(“四基”和“四能”)是相符合的。可以说,“主题拓展教学”正是基于儿童的数学学习现实,着眼于儿童的思维发展、生命成长所进行的一种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主题拓展教学”是面对现实的教学。学数学好比吃核桃,核桃仁美味而富有营养,但要砸开才能吃到它,数学教育要研究的,是如何砸开核桃吃到核桃。因而,改造数学使之更适合于教学和学习,是数学教育者为自己提出的任务。课改以后,数学教学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但种种有悖课改宗旨的现象还屡见不鲜,比如“掐头去尾烧中段”式的课程开发、“重现象解释轻本源探寻”式的课程实施等等。而“主题拓展教学”就是针砭时弊而进行了一种有效探索。每一个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段奇特的构思、惊人的故事和偶然的创用趣事,都是一部动人的历史,因而,“主题”的提炼可以让师生了解这些鲜活的事实,明白这些知识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而这一些,依靠常态教学是难以做到的。“主题”的综合性必然带来它的探究性。毋用讳言,一蹴而就、唾手可得的学习是不具备“主题拓展教学”意蕴的,从这种教学主张诞生的第一天起,它的教学之路必然要与研究、探索、挑战等特质相伴。它没有完整、系统的知识可以迁移,更没有现成的学习模式可以套用,只有学习者在经历摸爬滚打、山重水复等过程之后,才能品尝酸甜苦辣的真味,体会柳暗花明般的意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