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年度“优秀成果”案例- 第二届博览会 - 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优秀成果案例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抄条心路到罗马 —“走心德育”纪实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唐雪梅 发布日期:2020-01-06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唐雪梅

 唐雪梅 简介: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德体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深圳市名师,中学政治高级教师。

一、    落细德育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室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做出部署,提出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学校四星政治工作,培养担当名族复兴大任的德育人提供了重要嘱托让我们遵循。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思政课是德育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德育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如何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又如何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我们一起学习习近平送给德育人的这六句话。(ppt)

二、    落实德育工作

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在相关通知中明确指出“该《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需要做到“一二三四五六”:

构建德育工作的“一个体系”、深化德育工作的“两个结合”、抓好德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点”、坚持德育工作的“四个基本原则”、明确德育工作的“五项主要内容”、创新德育工作的“六大实施途径”。

把这些要求扎实落地,是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要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切实从行动上将德育课程与实践活动列为工作重点。

《指南》的发布,为中小学德育课程和德育实践的系统化提供了充分的指引。从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来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活动、轻课程”的倾向。有些学校,热热闹闹地组织一次德育活动,就算是完成了德育任务,而对于需要持久发力的德育课程,则被置于教学活动的末位,无论是在教学环节还是在评价环节,都难以体现德育课程的育人价值。有的地区甚至以“德育课程就是解决思想素质问题”为借口,将德育课程排斥在考试评价体系之外,以可有可无的“开卷考查”,简单地给学生一个是否合格的等次,就算完成了德育。这样的做法,不仅极大损害了德育教师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积极性,更对这些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德育实践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只做表面文章、不问实际效果的做法。以上问题必须加以根本改变。要切实落实《指南》所说的“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和“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的要求,让德育课程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德育课程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核心课程,必须在教学体系中给予优先保证。当前我国实行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并在全国统一使用的做法,正是德育课程“落在实处”的重要契机,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在落实上下功夫,让德育课堂真正着眼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德育课真正成为影响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课程。同时,要从实效性角度审视和评价德育实践活动,不求花样、只求有效,切实为学生的品德养成提供条件。将这些内容系统部署是《指南》的亮点,将这一任务扎实落实则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

要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切实发现和优化德育课程的实践方式

《指南》确定了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明确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需赘言。而对于这些内容如何在中学德育工作中落实,则需要认真考虑。现在有不少人将德育工作理解为中央文件的翻版,认为只有用非常高大上的文件语言,才能体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按照这一思路,很多德育课堂就剥夺了学生表述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而让他们以“念”或者“背”的方式,复述文件语言。其结果,不仅剥夺了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判断能力,更增加了其对于德育课程的反感,进而导致社会上对于德育课程和德育实践活动的误解和曲解。德育的本质在于人本身,所以上述德育内容只有落实到学生身上才是真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落实德育工作的各项内容,就必须从这些工作与中小学生的关联入手,切实实现从“源于生活”到“感悟生活”再到“高于生活”的转化。无论是德育课程还是德育实践,都必须在“讲好中国故事”上做文章。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讲好国家发展的故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育于生活,让德育教化如春风化雨一般,在生活化的呈现中润物无声。这样的发现和优化,需要教师付出心力,用工匠精神精心设计德育形式和环节。如果能够发现和找到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解疑释惑,真正拨动学生心弦,这样的努力才是有效的。

要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关注德育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

德育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是落实《指南》的中坚力量。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并不尽如人意。在很多学校,德育课教师在课程安排、薪酬待遇、职称评定、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被边缘化的现象。有不少学校以中高考的分数权重作为学校资源分配的依据,忽视了德育课的课程价值和育人价值。也有的校长坚持“德育课谁都能教、德育工作谁都能做”的错误观念,对德育课程的专业性缺少认识,使得德育课教师的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另外,班主任和各级德育管理者不仅承担了大量的学生管理工作,而且他们又是学科教师,繁重的学科任务加上复杂的德育工作,使得这些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专业成长,无法通过外出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为自己的德育实践提供改进的可能。《指南》明确将“加强队伍建设”作为组织实施的内容之一,明确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德育队伍人员培养选拔,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要求。这些具体化的要求,是实现德育工作队伍优化的根本措施,必须尽快落实。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和专业学会也应该根据《指南》的要求,组织面向德育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专项培训,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多机会。只有让德育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有机会学习先进的理念与方法,才能保证他们在德育课的教学与实践中实现创新。

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指南》是落实德育工作的根本依据之一。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切实将这一文件的要求转变成实际教育教学的指南,才能让这一重要文件真正发挥作用。这是德育工作者的事情,也是每个人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要关注这一文件的“落地生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都应该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尽自己所能,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有生命力的德育,成就学生有内涵、有品质的未来。

三、    落小德育工作

“掩耳盗铃”还是“直面生活”?——社会热点事件融入中小学德

互联网+时代,学校教师正在去中心化,信息获得多渠道,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不仅让包括教师在内的社会大众眼花缭乱,也让中小学生感到迷惑不解。拐卖妇女儿童、校园欺凌、三聚氰胺毒奶粉、城管暴力、官员腐败、国际冲突……这些持续报道引发大众关注的社会事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有的德育人想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冬秋”;有的德育人只让所谓的正能量事件进入学生的视野,而拒绝、排斥所谓的负能量事件,力图给学生创设一个纯洁、纯朴、纯真的优化环境;有的教育者想把所谓的负能量事件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尝试……

忽视社会事件的教育思路及其引导下的教育实践往往会产生“掩耳盗铃”的教育效果。叶澜教授曾把学生生活分为学校内生活与学校外生活,“两类生活有诸多区别,对青少年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其教育影响可能互补,可能协调,也可能冲突。但最不希望出现的后果是:孩子因角色开始多元而出现人格之分裂,或自我之丢失、淹没,最终导致不知道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我怎样成为谁,从而可能茫茫然、昏昏然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自古至今,这样的人大有。”教育在社会中进行,通过影响人进而影响社会。教育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展开,并与大的社会环境互动,要让中小学生对社会事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几乎不可能。一些负能量的社会事件可能比正能量的社会事件更具有穿透力,它们会进入校园、进入学生的视野和心灵。因此,教育者有必要重新审视社会事件与教育活动的关系,思考社会事件的教育价值,探寻解决社会事件内在冲突的智慧之举。 

社会事件是重要的社会生活“文本”,是鲜活的教学资源,是促进学生发展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如何让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学变革之中,有效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可以

根据学生生存与生活的维度,可以选择三个主题:学生自我保护的主题,人际交往领域的主题,科学与技术的主题。

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的系列主题表(见下表)可供参考。

 

这一主题系列表旨在强调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需要有整体设计。每一主题和每一社会事件不仅涉及知识、思维层面,也涉及价值层面。主题的系列设计需要从事件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联性、儿童的理解程度、事件潜隐的内在价值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一主题之下可以选择不同的社会事件。

社会事件选定之后,其丰富的内容尚不能直接进入教育活动之中,还需要教师的艺术“剪裁”,以充分发掘社会事件的内在教育价值,并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相关联。社会事件融入教育活动需要教师做教育学、心理学上的加工和改造,把它们潜在的教育价值转化为现实的教育力量。

社会事件包含的信息量大,有的社会事件的呈现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此外,围绕社会事件的种种传言也是真真假假,需要加以识别。就社会事件的性质而言,既有正面的、积极的事件,更有负面的、消极的事件。两者都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这些事件融入教育就意味着通过教学活动把不同性质的事件都转化为教学资源。换言之,正、负性质的社会事件都应转化为学生的成长资源,或者说都要变成学生成长的正能量。事实上,不仅正面的社会事件具有教育价值,而且负面的社会事件也具有教育价值,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负面的社会事件甚至更有价值。

社会事件的加工、改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的教育学化问题,即如何发挥社会事件的教育价值,让它们变成学生成长的资源。这就是教育学的立场,即在求真的基础上,激励学生逐步认识社会的真实和真相,包括认识人的多面性、复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然后确立人际关系好坏的标准,学会创建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事件内容的改造表现在选定主题内容之后,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和比较,依据育人的标准加以评价、选择和重构,并与已有的教材内容相融合。

社会事件内容教育学化的思路是,依据事件内容的正负性质与教育力方向的多重关系,找出社会事件转化为教育力的节点。正面的教育事件可能有正向教育力,也可能有负向教育力,负面的社会事件可能有负向教育力,也可能有正向教育力。教育学化的努力在于克服原有简单化的线性思维,那种认为正面社会事件具有正教育能量、负面教育事件具有负教育能量的观点其实是在培养单向度的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片面重视所谓正面的教育事件,把所谓负面的社会事件阻挡在课堂之外或校园之外,很容易使学生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出现盲区,他们一旦进入真实的社会生活就会感到迷惑。正如杜威所言:“现实生活是如此复杂,以致儿童不可能同它接触而不限于迷乱。”社会事件的教育学改造就是力图把真实复杂的社会生活都让学生接触和了解,通过学习和讨论,发挥不同性质的社会事件的教育价值。

社会事件的加工、改造涉及的另一个方面是内容的心理学化问题。此处的心理学化是指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个性心理特征,对社会事件内容加以取舍,让学生从心理上不排斥所学习的社会事件,而是乐意了解事件的真相,愿意思考和讨论。社会事件内容的心理学化意味着教育者需要尽力做好系列的相关工作。

第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安全问题特别重要,从最低要求看,就是要确保他们的安全,避免被拐卖和性侵,避免车祸和溺水等事故。但是,也不能把校园内外的危险夸大,这会使学生产生惶恐心理。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叛逆期”,这个年龄的学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反映代际关系冲突的社会事件适合在这个阶段作为重点融入教材。高中阶段的学生青春飞扬,有了恋爱的冲动,学习重压之下,谈情说爱成了他们缓解压力的泄洪口。同时,高中生对社会问题有了更高的兴趣,社会责任感也有所提升,因此,内含社会阶层矛盾冲突的事件对其更有吸引力。

第二,要注意删除一些细节。原则上讲,年级越低,年龄越小,反映色情与暴力的事件越应该避免细节描写。就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教育者不宜选择色情与暴力浓厚的社会事件;初中学生需要养成处理代际关系和同辈关系的人际交往智慧,一些反映暴力与欺凌的社会事件,有的充满戾气,有的非常残忍,这些极端行为的血腥与残暴不必一一展现给学生;高中学生需要了解社会腐败现象,但是不宜让他们了解过多错综复杂的腐败细节,贪官与情妇的关系也不必有过多的细节介绍。

 

所谓学习的角色化就是让学习者扮演社会事件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收集角色的真实信息、模仿角色的言行来表达事件当事人的行为动机和内在心理活动。所谓学习的批判化是指在角色化的基础上,对社会事件中的成员及相关言行进行批判性思考。换言之,就是依据理性思维和社会价值标准评析社会事件中各成员的言行得失,追问社会事件发生的深刻缘由,并努力习得解决社会事件矛盾冲突的智慧。

社会事件内容关涉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既有成员之间的文化认知冲突,更有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并不能完全依靠反复记忆政治理论与道德规范来完成。换言之,个体的政治觉悟与道德修养虽然有助于解决社会事件中角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但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机械地记忆政治条规或道德规则,并不能从根本上深化他们对社会事件的认识,也不能提升他们解决社会难题的能力。但是,如果让学生扮演社会事件中的多种角色,体验各成员之间的心理情绪,从各成员之间的立场来审视彼此之间的矛盾,学习者往往会产生情感共鸣。“这里,重要的不是经验的多寡,而是学生直面信息与现实以及人际互动之中直接作用于对象的行为和由此接纳的行为。”面对典型性的社会事件,如拐卖妇女儿童问题、城管人员与摊贩之间的冲突问题、社会腐败问题等,可以让学生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剧本,鼓励他们扮演事件中的不同角色,演绎事件发展的过程。从事件的背景、开始、冲突、高潮到最后的解决,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能够理解事件中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发现社会事件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过程,思考解决社会事件的基本思路。

以拐卖儿童的社会事件为例,它涉及的角色就有被拐卖儿童和他/她的同伴、被拐卖儿童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邻居、教师、人贩子、买入儿童的家庭成员和他们社区的成员、警察、法官、政府工作人员、媒体记者,还有关注拐卖事件的其他社会人士等。这类事件的角色众多,足以让一个班所有学生都有扮演的机会。

社会事件的角色化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收集社会相关信息的强烈动机,还能让他们对整个事件形成较为系统的感性认知,为解决事件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

社会事件的发生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有复杂多变的过程,有纵横交错的原因,有内在的必然结局。社会事件的学习如果只满足于学生接受已经固化的结论,那么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就会刻板化。“培养一个儿童如何思维,最重要的是必须注意我(怀特海)所说的那种‘呆滞的思想’——这种思想仅为大脑所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检验,或没有与其他新颖的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要发掘社会事件的教育价值需要摆脱社会形成的固化观念。以官员腐败为例,既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各种贪污腐败的严重性,更要认识到这些现象背后的复杂性。思考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人性的理解上,帮助学生改变过去那种非善即恶、非好即坏的线性是非观,切实理解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情与法交织、情与理混杂的复杂局面。今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就可以成为中学生讨论贪官腐败的参考资料,组织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对贪腐社会事件思考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官员的贪腐有哪些表现?贪腐到了何种程度?官员为什么贪腐?其主要动机是人性的贪欲,还是社会的影响?官员为什么有胆量贪腐?在贪腐犯被判刑甚至被判死刑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敢贪腐?强大的舆论宣传和反贪腐的专题教育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如果自己成为一名官员,能抵挡住金钱的诱惑吗?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国家的贪腐程度不一,有的相对廉洁,有的严重到无法想象?贪腐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走向廉洁的路径与策略有哪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发现这一社会事件中内隐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陈述出来,最终思考问题的成因与解决的方法。

应该说,在每一个问题上,无论是主流官方意识形态还是社会民众观念,都有多样化的思考与回答。社会事件的批判性思考就是让学生对已有的观念与结论进行评析和质疑,分析已有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在批判的基础上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智慧。这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从机械记忆社会知识到社会成员的角色体验,从全盘接受固化的社会观念到批判性思考社会事件的复杂性,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正如卢梭所言:“不教他利用自己的长处,不教他如何生活和谋求自己的幸福。最后,当这个既是奴隶又是暴君的儿童,这个充满学问但缺乏理性、身心都脆弱的儿童投入社会,暴露其愚昧、骄傲和种种恶习的时候,大家就对人类的苦痛和邪恶感到悲哀。”让社会事件融入到学校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社会,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社会,进而创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工作凝结友谊、遇见美好,这一年我们与许多人相识结缘。德育很重要,因为道德关乎幸福,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关乎美丽中国的建设。虽然,德育工作者很难做到时时处处都是道德楷模,但我们应努力成为“我说你听”传统说教方式的变革者,让德育更可爱;努力成为价值多元社会中优秀文化与政治信仰的坚守者,让德育更可信;努力成为真善美的守护者、传播者,让德育更美丽。美丽的德育需要理智,更需要情感和智慧,祝愿所有的德育人都能享有有道德的生活,以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为着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美丽德育,大有可为;美丽中国,共建共享。让我们一起祝福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携手走进新时代!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